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从此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已经整整四十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界称之为中国奇迹。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实惠,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利,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四十年的探索前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广东地处华南,濒临港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从蛇口工业区、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江沿边城市,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广东的先行先试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为全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的工作,深刻指出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明确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从某种意义上讲,广东的改革开放就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广东的经验就是全国的经验。党中央在充分肯定广东成绩的同时,对广东也提出了更高和更大的要求。1985年我还在中山大学攻读研究生,到深圳参加广东外贸体制改革课题的调研,当年深圳建设时期晴天黄尘漫天、雨天泥泞的道路至今印象深刻。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改革开放前广东、特别是珠三角交通很不发达,广州到东莞要过五六个渡口,要用6个多小时的时间。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通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桥等连成一体,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改革开放初期,以习仲勋、任仲夷等为代表的老一代改革开拓者,以大无畏的改革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给广东的发展打出来一片新天地。广东从改革开放前的一个偏远落后的省份,如今已经连续29年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一。广东“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率先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率先成功采用BOT的建设方式,率先采用掉期等风险管理的方式,率先发行信用卡等,广东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个全国第一!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以及“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助力广东取得发展的原始积累;到珠三角的迅速崛起,广东制造蜚声海内外;再到广东创造,成为创新创业的引领者,这中间不知凝聚了多少广东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特有的广东经济发展模式,给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提供了发展的舞台,特别是民营经济以及家族企业开拓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企业发展需要社会和政策的土壤,企业也在不断地回馈社会和国家,广东的企业家们也格外注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制度建设,金融、外贸、工业、财政、税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在广东大地上全面推开。广东的发展离不开港澳两地的支持,同时广东的发展也给港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粤港澳经济合作的格局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最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设想,也给粤港澳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粤港澳三地人民将发挥更大的智慧来互补互助,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将会给世界大湾区经济建设和制度创新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广东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粤东西北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富在广东,最穷也在广东。2020年我们要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广东的扶贫攻坚工作也尤为突出。中国、特别是广东的改革开放走的是一条创新开拓之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共建美好家园的探索之路,所以有人把改革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走没有人走的路,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克服困难的方法总结起来,这就是经验,是希望给继续前行的人点上一盏明灯。中山大学地处广东改革开放这块热土,中山大学的众多师生全程参与了广东的改革开放,见证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奇迹。在我的记忆中,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不同阶段碰到的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都有我们经济学人参与研究。从最早的加工贸易、“三来一补”,鲜活农产品输港问题,到香港珠三角“前店后厂”、国际经济大循环、珠三角发展规划、产业升级转型、大湾区建设、价格改革、外贸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农民工问题等,中山大学的经济学人都积极地贡献着智慧。1989年成立的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本身就是作为中国教育部和中山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方面的一个尝试。得益于广东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经过近30年的建设,岭南学院已经通过了AACSB、AMBER和EQUIS等国际商学院的三大认证,跻身于国际优秀的商学院之列。自2017年初,岭南学院就计划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编写“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与展望”丛书,从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广东制造、财政改革、金融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粤港澳合作等视角全方位回顾广东的发展历程,总结广东的发展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丛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中山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不仅在经费上全力支持,而且在总体布局上给予了诸多指导。当然,由于团队水平有限,写作的时间较短,难免有所疏漏,错误在所难免,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陆军教授2018年10月21日
全部显示∨
林江,现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东省财政学会副会长,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人大预算委员会咨询专家。
绪论 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需要探讨广东财政改革四十年第一节 广东财政改革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广东财政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广东财政改革需要走出去
上篇 财政改革第一章 从财政“分灶吃饭”、分税制改革再到深化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第一节 分灶吃饭,财政包干
第二节 分税制改革下广东相应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第三节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下广东积极构建地方财税体系
第二章 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到财政公开透明化改革第一节 公共财政体制下广东政府的“钱袋子”如何花?
第二节 共享财政阳光——惠州“首吃螃蟹”
第三节 晒出明白账——广州财政公开领跑全国
第三章 广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第一节 广东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第二节 广东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
第三节 广东全口径预算制度改革
第四章 “营改增”背景下减税减负以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节 广东如何率先“破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第二节 “营改增”如何助力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节 广东减负减税以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经验
中篇 财政绩效第五章 从建设型财政、公共财政到现代财政第一节 广东实现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大跨越
第二节 广东公共财政建设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第三节 广东书写现代财政新篇章
第六章 广东财政支出:经济建设与民生改善第一节 财税政策筑造广东“经济大省”
第二节 幸福广东,民生财政
第三节 广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
第七章 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保基金收支与广东财政40年第一节 广东先行:为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树立先进典型
第二节 广东民生:社保基金收支坚持民生为本
第三节 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保基金收支的改革效益
下篇 财政管理与创新第八章 广东财税体制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第一节 税收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第二节 精准实施财税政策
第三节 开展财税服务机制创新
第九章 广东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及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定义、属性与功能
第二节 广东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第三节 广东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经验分析
第四节 广东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政策建议
第十章 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化财税改革的主要成绩第一节 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的财税改革经验
第二节 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的财税改革经验
第三节 珠海横琴自贸片区的财税改革经验
附件10A 前海税收优惠情况
附件10B 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附件10C 珠海市横琴新区财政多措并举助力科技金融企业发展
附件10D 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总结与展望 广东财政改革四十年值得全国借鉴和反思之处第一节 广东财政改革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二节 广东财政改革值得反思之处
广东财政大事记(1978—2017年)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