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在世界上赢得广泛赞誉。丰富多彩的成功实践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沃土。时代呼唤理论创新,实践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快速发展和剧烈社会转型,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创新,而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则是推进民族研究事业适应时代要求、实现理论创新、服务发展需要的基本途径。早在20世纪50年代,应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民族识别之需,我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与语言调查,今称“民族大调查”。这次大调查搜集获取了大量有关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丰富资料,形成300多个调查报告。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400余种6000多万字的民族社会历史建设的巨大系统工程——《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党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方针,在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新中国民族研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民族逐渐摆脱了贫困落后的生产生活状态,正在向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社会迈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民族之间以及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各种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生态问题,日益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问题。深入民族地区开展长期、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把握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是时代赋予民族学工作者的使命。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一直把调查研究作为立所之本。1956年成立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1958年成立的民族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第一次民族大调查催生的结果。作为我国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的民族问题专业研究机构,民族所非常重视田野调查,几代学人已在中国各民族地区近1000个点进行过田野调研。20世纪90年代,民族所进行了第二次民族地区典型调查,积数年之功完成了20余部调研专著。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对我院“三个定位”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民族所集思广益,经过反复酝酿、周密论证,组织实施了“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这是我国民族学研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充分利用自20纪50年代以来开展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与语言调查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次民族大调查将选择60—70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包括城市、县旗或民族乡)作为调查点,围绕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文明建设而展开,计划用4—5年的时间,形成60—70个田野调查报告,出版50部左右的田野民族志专著。民族调查是一种专业性、学科性的调查,但在学科分化与整合均非常明显的当代学术背景下,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开拓性的成果,除了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外,还需结合社会学问卷调查方式和国情调研、社会调查方式,把静态与动态、微观与宏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典型与一般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调查研究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这是新时期开展民族大调查的新要求。立足当代、立足中国的“民族国情”,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希望立足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如下调查研究: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查研究;②民族地区社会转型、进步与发展调查研究;③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民族问题调查研究;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查研究;⑤民族地区宗教问题调查研究;⑥民族地区教育与科技调查研究;⑦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加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切实发挥智库作用的重要保障。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是现代社会科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我们冀望努力达成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全面考察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凝练和总结中国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确立和谐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经验,把握民族工作的一般规律,为未来的民族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贡献。二是全面展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展示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当代发展状况,反映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增强各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三是深入调查探寻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党和国家全面了解各民族发展现状、把握发展趋势、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四是通过深入民族地区进行扎实、系统的调研,搜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构筑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信息平台,夯实民族研究的基础,训练培养一支新时代的民族问题研究骨干队伍,为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地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我们深信,参与调查研究的每一个专家和项目组成员,秉承民族学、人类学界前辈学人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勤于田野、精于思考的学风,真正深入民族地区、深入田野,广泛汇集干部群众的意见、倾听干部群众的呼声,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取得丰富的数据资料,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分析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不仅会成为21世纪我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一定会为党和政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为促进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新发展,为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部显示∨
绪论一 基本县情
二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四 扶贫开发必须要创新思路
第一章 建立政权 发展民主第一节 党组织建设与发展一 党组织的建立与壮大
二 边疆地区“云岭先锋”工程与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三 影响基层党建工作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政权机构设置与发展一 行政沿革与发展
二 人大、政协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影响一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改革
二 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与发展一 少数民族人口与分布
二 建立自治地方
三 民族政策法规的落实和贯彻
四 民族法制建设与发展
第五节 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一 民族干部队伍的形成
二 民族干部队伍的壮大发展
三 民族干部培养使用的主要措施
第六节 民族团结与民族关系一 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二 民族团结历程
三 民族关系变化发展
四 新时期民族关系现状与特点
第七节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一 各族干部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
二 群众诉求和表达渠道
三 相应制度与措施
四 村(居)民自治及前景
第二章 经济建设 快速挺进第一节 经济快速发展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传统生产方式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状况
三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经济发展
四 21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
五 影响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调整一 相关经济政策
二 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
三 生产关系的变革
四 兴边富民行动
五 扶贫与发展差距问题
第三节 部门经济发展现状一 工业经济
二 农业经济
三 边境贸易与通道建设
四 旅游业发展
第四节 经济发展前景一 争取相关政策的支持
二 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
三 走民族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三章 社会事业 更上一层第一节 就业与社会保障一 就业与再就业
二 社会保障制度
三 社会福利
四 扶贫工作
五 拥军优属
第二节 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一 城乡结构与社会分层
二 农民收入与消费
三 城市居民收入与消费
第三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一 人口
二 计划生育
三 妇女工作
第五节 宗教与宗教工作一 宗教现状
二 宗教影响
三 宗教工作
第六节 社会秩序与综合治理一 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二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三 基层调解化激工作
四 维护边疆社会稳定
第四章 多元文化 丰富多彩第一节 多元文化构成一 自然环境约束与多元文化的交错分布
二 民族分布特点与当代多元分布格局
第二节 推动文化事业建设一 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 公共文化设施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一 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二 文化在发展中求传承
第五章 保护生态 绿色发展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一 地形地貌
二 气候特征
三 土壤类型分布
四 植被条件
五 山群特点
第二节 生态环境基础一 自然资源状况
二 生态保护的优势和劣势
三 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五 21世纪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 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二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
四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节 生态产业建设一 生态工业
二 生态农业
三 生态旅游业
第五节 实现“绿色发展”一 新增长点——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
二 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 公众参与——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