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论 苗岭新城——凯里市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一 如何看待新一轮的城市化?
二 如何看待新一轮的工业化?
三 如何看待新一轮的市场化?
四 结论
第一部分 经济结构转型调查研究
第一章 凯里市:工业化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关于工业化研究文献的简要回顾
三 凯里市经济结构现状
(一)所有制结构
(二)产业结构
(三)就业结构
四 凯里市经济结构特征
(一)人均GDP
(二)产业结构
(三)城市化水平
(四)就业结构
五 结论
第二章 凯里市的城镇化及其路径选择
一 凯里市城镇化路径的选择
二 凯里市发展历程
(一)凯里市的历史沿革
(二)凯里市的城镇发展概况
(三)近10年来凯里经济及城镇化发展建设情况
三 “增长极”理论在凯里市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过程中的指导参考意义
(一)“增长极”理论
(二)当下凯里市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实践
(三)“增长极”理论映射下的凯里城镇化建设
(四)“增长极”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实践矛盾与对策
四 凯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关注的人口迁移和生态保护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二)人口迁移理论与凯里人口城镇化核心
(三)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理念
五 结论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凯里市少数民族城市文化产业化转型再构
一 问题提出:“四化”并推和经济理性驱动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城镇化
二 国内外文化产业及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研究述评
三 凯里市民族文化产业化转型过程
(一)凯里市民族传统文化资本空间结构
(二)乡村旅游的兴起和苗族文化旅游业发展
(三)凯里市成为黔东南州第三产业发展核心区和文化旅游聚散地
(四)凯里市第三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产业化深化
四 凯里市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民族文化事业供给公益性文化产品
(二)民族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三)政策制度决定民族文化产业的格局
(四)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多维视角
(五)民族文化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六)民族民间文化的多重困境
五 民族文化产业化转型动因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席卷到民族地区
(二)文化消费市场延伸拉动民族文化资本化
(三)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性转型
六 民族文化产业化转型再构
(一)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和复兴
(二)民族文化“民族性”的再构
(三)民族文化的“公共性”兼“经济性”
七 结论
第四章 民族医药的制度创业:苗侗医药及其理论探讨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
二 理论回顾、分析框架和资料来源
(一)理论回顾
(二)分析框架
(三)资料来源
三 制度创业及其过程:对苗侗医药的分析
(一)苗侗医药的基本情况
(二)苗侗民族医药制度创业的动因
(三)苗侗医药的制度创业主体
(四)苗侗医药的制度创业过程
(五)苗侗医药的制度创业成果
四 结论
第五章 劳务输出30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单的评述
三 分析框架:把国家(政府)、市场和社会当作三种资源配置
(一)推拉理论
(二)新经济社会学的制度主义
(三)社会网络理论
四 凯里外出打工30年
(一)发展历程
(二)外出打工者对家乡的影响
(三)外出打工者的回流:值得重视的人力资本
五 结论
第六章 凯里市农村贫困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减贫成效
一 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简述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理论
(二)有关中国及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研究
二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
三 凯里市农村贫困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凯里市的基本情况
(二)凯里市农村贫困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四 凯里市农村反贫困的实践、成效和对策建议
(一)凯里市的扶贫开发历程
(二)凯里市扶贫开发实施效果的评估
(三)凯里市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第二部分 社会结构转型调查研究
第七章 凯里市的社会结构转型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凯里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社会结构的相关研究
二 凯里市的社会结构现状与变迁
(一)人口和家庭结构
(二)就业结构
(三)收入分配结构
(四)消费结构
三 凯里市社会结构总体评析
(一)凯里市社会结构
(二)凯里市社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第八章 凯里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制度创新
一 研究背景
(一)文献梳理
(二)凯里市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简介
二 凯里市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及其分析
(一)凯里市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三 凯里市的养老保障及其分析
(一)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
(二)老龄补贴/高龄津贴制度
(三)对凯里市养老保障制度的总体评价
四 凯里市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一)凯里市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二)凯里市五保供养制度运行情况
(三)凯里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四)社会救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五 凯里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运行的总体评价
(一)凯里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运行的总体特点
(二)凯里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问题、挑战及相应建议
第九章 凯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衍变和现代建构
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综述
二 凯里市公共文化体系的历史衍变
(一)凯里市苗族传统文化基础体系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文化事业(1978—1992年)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文化事业(1992—2002年)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构(2002年至今)
三 凯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构建
(一)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
(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内容
(三)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条件
(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多元化
四 全球化下的凯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征分析
(一)民族性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
(二)地域性的凯里公共文化服务全球
(三)在市场消费中彰显民族文化经济的主体性
五 凯里少数民族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分析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层次需求短缺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杂糅
(三)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缺乏活力
(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
六 结论
第十章 经济社会转型条件下凯里市的教育工作
一 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二)加大资金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三)夯实基础,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四)规范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五)加强督政督学,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二 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各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工作丰富多彩
(二)开展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取得的成绩及影响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普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四 结论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促进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
(四)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五 建议
(一)教育要为凯里经济的后发赶超储备人才和培养人才
(二)切实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第十一章 转型时期凯里市的民族关系
一 凯里市民族概况
二 把民族问题作为社会总问题一部分加以解决的实践
(一)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二)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四)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四项教育和“六进活动”
(五)帮助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建设,构建民族和谐
三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问题
(二)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四 结论
五 建议
第十二章 现代视域下凯里市苗族的婚姻变迁
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婚姻的相关理论思考
(三)本研究的主题和设想
二 凯里市苗族的分布:支系与婚姻圈
(一)凯里市苗族的地理分布
(二)凯里市苗族的支系与婚姻圈
三 游方活动的变迁
(一)游方的传统
(二)游方的变迁
(三)小结
四 婚姻仪式的简化
(一)传统苗族婚姻仪式
(二)现代婚姻仪式
(三)小结
五 缓落夫家的消亡
(一)缓落夫家
(二)缓落夫家不再
六 舅权的弱化
(一)舅权的实质
(二)舅权的衰弱
(三)舅权仪式化的解读
七 婚姻纠纷的解决
(一)传统婚姻纠纷的解决办法
(二)现代婚姻纠纷的解决办法
八 结论与分析
结语
关键词索引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