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丰富多彩的成功实践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沃土。时代呼唤理论创新,实践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快速发展和剧烈社会转型,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创新,而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则是推进民族研究事业适应时代要求、实现理论创新、服务发展需要的基本途径。早在20世纪50年代,应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民族识别之需,我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与语言调查,今称“民族大调查”。这次大调查搜集获取了大量有关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丰富资料,形成300多个调查报告。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400余种6000多万字的民族社会历史建设的巨大系统工程——《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党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方针,在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新中国民族研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民族逐渐摆脱了贫困落后的生产生活状态,正在向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社会迈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民族之间以及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各种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生态问题,日益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问题。深入民族地区开展长期、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把握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是时代赋予民族学工作者的使命。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一直把调查研究作为立所之本。1956年成立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1958年成立的民族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第一次民族大调查催生的结果。作为我国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的民族问题专业研究机构,民族所非常重视田野调查,几代学人已在中国各民族地区近1000个点进行过田野调研。20世纪90年代,民族所进行了第二次民族地区典型调查,积数年之功完成了20余部调研专著。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对我院“三个定位”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民族所集思广益,经过反复酝酿、周密论证,组织实施了“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这是我国民族学研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充分利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与语言调查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次民族大调查将选择60—70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包括城市、县旗或民族乡)作为调查点,围绕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文明建设而展开,计划用4—5年的时间,形成60—70个田野调查报告,出版50部左右的田野民族志专著。民族调查是一种专业性、学科性的调查,但在学科分化与整合均非常明显的当代学术背景下,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开拓性的成果,除了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外,还需结合社会学问卷调查方式和国情调研、社会调查方式,把静态与动态、微观与宏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典型与一般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调查研究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这是新时期开展民族大调查的新要求。立足当代、立足中国的“民族国情”,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希望立足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如下调查研究: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②民族地区社会转型、进步与发展调查研究;③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民族问题调查研究;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查研究;⑤民族地区宗教问题调查研究;⑥民族地区教育与科技调查研究;⑦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加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切实发挥智库作用的重要保障。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是现代社会科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我们冀望努力达成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全面考察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凝练和总结中国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确立和谐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经验,把握民族工作的一般规律,为未来的民族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贡献。二是全面展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展示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当代发展状况,反映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增强各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三是深入调查探寻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党和国家全面了解各民族发展现状、把握发展趋势、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四是通过深入民族地区进行扎实、系统的调研,搜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构筑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信息平台,夯实民族研究的基础,训练培养一支新时代的民族问题研究骨干队伍,为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地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我们深信,参与调查研究的每一位专家和项目组成员,秉承民族学、人类学界前辈学人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勤于田野、精于思考的学风,真正深入民族地区、深入田野,广泛汇集干部群众的意见、倾听干部群众的呼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取得丰富的数据资料,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分析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不仅会成为21世纪我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一定会为党和政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为促进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新发展,为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部显示∨
导论
第一章 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第一节 位置境域和开发建设背景一 区域位置境域
二 区划设置背景
第二节 行政区划设置一 红寺堡开发区建设阶段(1998—2008年)
二 红寺堡区建设阶段(2009—2015年)
三 红寺堡区域面积
第三节 建置沿革
第四节 区域人口发展、构成及分布一 区域人口来源
二 区域人口发展
三 区域人口构成特点
四 民族人口分布
第二章 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与评价第一节 红寺堡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一 地质地貌概况
二 矿产资源状况
三 土壤植被状况
四 气候和水文资源状况
五 动物与植物资源状况
六 荒地开垦与耕地利用
七 生态建设态势
八 新能源开发利用——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
第二节 红寺堡生态效益评价一 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二 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三 指标标准化及权重的确定
四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五 生态效益计算、得分与评价分析
六 对策建议
第三节 移民安置地村落建设一 移民安置地村落形成的基础
二 移民安置地村落建设的特点
三 移民安置地村落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四 规范移民安置地村落建设的对策
第三章 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红寺堡经济发展的开发、发展阶段一 坚持“三农”为主导
二 高度重视工业发展
三 推进园林城市建设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一 从旱作农业到现代农业
二 从生态立区到生态文明
三 从传统产业到朝阳产业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一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二 红寺堡开发建设初期以农业为主导,移民生产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三 第三产业从无到有,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
四 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第四节 经济发展态势一 工业经济发展环保洁净能源增势较快
二 葡萄产业异军突起成为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
三 发展慈善产业,建设“黄河善谷”核心区,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第五节 收入增长与生活水平
第六节 社会保障一 民政救济扶贫助困
二 社会保险解忧排难
第四章 社会结构与政治组织第一节 小政府与大社会一 小政府的积极探索
二 对小政府目前状态的评估
第二节 回族社会结构的演变一 回族社会的网络结构
二 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认同方式
第三节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一 民族关系的回顾
二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第五章 民族教育与语言文字第一节 民族地区教育一 国家意志的学校教育
二 民间传统的经堂教育
第二节 语言文字一 丰富多彩的地方方言
二 古老悠久的经堂语
三 濒临消亡的回族内部机密文字
第六章 宗教信仰第一节 教派、门宦与宗教场所一 格迪目教派
二 伊赫瓦尼教派
三 赛莱菲耶教派
四 虎夫耶门宦
五 哲赫忍耶门宦
六 嘎德忍耶门宦
附 红寺堡的宗教场所
第二节 红寺堡宗教变迁一 宗教发展与演变
二 宗教事务管理
三 宗教教职人员与经堂教育
四 现代化对于穆斯林的影响
五 对宗教人员管理也需要提高
第三节 宗教因素对回族移民行为的影响一 宗教因素与寺坊整合
二 宗教因素与回汉邻里关系的适应
第四节 红寺堡宗教管理现状分析一 确立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属地管理机制
二 完善宗教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三 依法审批移民安置区宗教场所建设
四 发挥宗教界人士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五 当前宗教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六 做好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宗教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第七章 民俗文化与风俗习惯第一节 回族人生礼仪一 姓氏与起经名
二 成丁礼
三 丧葬礼俗
第二节 回族的生活习俗一 饮食禁忌习俗礼仪
二 卫生习俗
三 服饰习俗
第八章 婚姻家庭与伦理道德第一节 回族婚姻制度及婚姻习俗一 回族的婚姻制度
二 回族传统婚礼及婚俗
三 当代回族婚姻观念的变迁
四 当代回族婚姻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家庭、家族与亲属称谓一 家庭关系
二 家族关系
三 亲属类型及亲属称谓
第九章 医疗卫生与科学技术第一节 医疗卫生一 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二 卫生和食品药品工作
三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一 科技工作支撑经济发展
二 科技工作服务社会
三 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十章 民族文化与艺术第一节 移民与人口流动引发的变动
第二节 红寺堡移民社会的文化重构
第三节 红寺堡的文学艺术一 文学艺术创作
二 民间艺术
三 移民的文化适应
第十一章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发展第一节 红寺堡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一 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 佛教圣地云青寺
三 移民博物馆
四 黄河梯级大泵站扬水景观
五 红寺堡移民旧址
六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一 非物质文化样式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保护一 旅游资源潜在优势
二 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
三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四 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 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四节 移民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一 初具规模的移民文化建设
二 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附录一 红寺堡葡萄产业发展研究一 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
二 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的具体做法
三 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 加快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附录二 红寺堡的“黄河善谷”建设一 “黄河善谷”建设
二 “黄河善谷”建设的措施
三 “黄河善谷”发展的经验
四 慈善事业发展展望与存在的困难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