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主体性”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代表着哲学界一种“启蒙”的声音,它要求变革和超越长期以来以“客观性”为中心的哲学话语,破除外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权威对人的支配,为“人”的主体性地位提供辩护。不可否认,它标志着哲学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必将留下重要的一笔。更重要的是,如果把哲学的这种观念变革与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转型的社会进程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发现,“主体性”的呼唤是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人的独立性内在联系在一起,是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迫切要求紧密相关的,它有着深层的现实关怀,就此而言,“主体性”观念的弘扬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但是,“主体性”观念作为现代性的规范性基础,又是一个需要反省的哲学观念。从多个视角出发,对“主体性”观念进行多方面的批判性反省,构成了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主题。在这种批判性反思中,以“主体形而上学”作为支撑的“主体性”观念的抽象性与独断性不断得以呈现出来,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主体性”观念。它逼迫我们深入思考:我们究竟如何看待“主体性”观念?今天我们需要何种“主体性”观念?马克思的“主体性”观念与主体形而上学视野中的“主体性”观念究竟是什么关系?刘金萍博士的《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一书正是在当代哲学的理论背景下,围绕着上述问题,对上述问题所做的系统的探讨和回答。可以说,本书是近年来在此问题上少有的专门性著作之一,值得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本书中,作者对“主体形而上学”及其所代表的“主体性”观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我认为这是全书最有启发性的部分之一。尽管人们对于“主体性”的具体内涵和规定充满着争议,但有一点是大家都承认的,那就是“主体性”总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的,主体性总是存在于与“客体性”的相对关系之中,意味着对“客体性”的控制和掌握。就象海德格尔所指出的:“人把自身确立为一切尺度的尺度,即人们据以测度和测量(计算)什么能被看作确定的--也即真实的或存在着的——的东西的那一切尺度的尺度”《海德格尔选集》下卷,920页。。在此意义上,人们把这种主体性的追求,称为“形而上学的追求”,并把这种以“主体”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哲学称为“主体形而上学”。所谓“主体形而上学”,就是把主观意识的“自我”实体化为“主体”,强调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保证其它一切存在者存在的最终根据,认为只要确立“作为突出的基底的我思自我,绝对基础就被达到了,那么这就是说,主体乃是被转移到意识中的根据,即真实的在场者,就是在传统语言中十分含糊地被叫到‘实体’的那个东西”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第75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主体”成为了“实体”,它是“绝对的实在”,是“最终的根据”,是“永恒在场”的“同一性”,这就是意味着,主体形而上学所遵循和体现的乃是如下原则:(1)、 追求终极实在的绝对主义原则。与一切“客体”与“他者”相比,“主体”处于绝对优先的“第一的”地位,“事物之称为第一者(原始)有数义,(一)于定义为始,(二)于认识之序次为始,(三)于时间即为始。——本体于此三者皆为始”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126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主体在“定义”、在“认识次序”、在“时间”等方面均处于“第一”的“绝对实在”的地位。(2)、追求“先定本性”的还原论和本质主义原则。“主体”是世界的中心和本质,一切“他者”和“客体”只有被“还原”到作为“第一原理”的“主体”,才能获得“合乎逻辑”的解释和最终的根据。朱阿蕾罗把主体形而上学的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根的神话”,认为它保留了神话思维“起源崇拜”的遗迹雅克·施兰格:《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第5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3)、非时间、非语境的“同一性”原则。非时间、非语境的“主体”清除和畋平了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对后者具有绝对的主导性和支配权,它永恒“在场”,具有以一驭万的解释力量,就如哈贝马斯所概括的:在“主体形而上学”那里,“一和多作为同一性和差异性的抽象关系,是一组基本关系,形而上学思想既把它当作一种逻辑关系,也把它视为存在关系。一既是原理和本质,也是原则和本源。从论证和发生意义上讲,多源于一;由于这个本源,多表现为一种整饬有序的多样性”。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第29页,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由于遵循上述原则,“主体性”观念必然成为一个独断的、充满权力话语的抽象观念。正因为此,对它进行深入的批判性反思成为了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刘金萍博士在本书中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书中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当代西方哲学对主体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向我们有力的表明: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或“主体性哲学”中的“主体”和“主体性”观念进行批判性的反省,已成为当代哲学中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理论事件。但作者在认同当代西方哲学对主体形而上学及其主体性观念进行批判的同时,并没有简单地不加反思地附和当代西方哲学的声音。作者对其完全抛弃“主体性”观念的极端态度并不完全赞成,书中提出,主体形而上学及其主体性观念的根本错误在于把“主体性”绝对化与抽象化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扬弃这种绝对化和抽象化,拯救其合理内核,确立一种“具体的主体性”观念,从而实现“主体观”的重建。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观念正是这样一种“具体的主体观”。我认为作者的这一观点也值得学术界重视。作者认为,“主体形而上学”视野中的“主体性”观念由于其执着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导致了“主体性”观念的“单向性”、“实体化”与“非历史化”。因此,要消解主体形而上学及其主体性观念并重建“主体性”观念,一个思想前提就必须破解“主体性”观念所依托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与解释原则。在本书中,作者讨论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理论变革,认为马克思实现了从“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这一转向的实质就在于它在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与解释原则,确立了一种新的以实践观点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以实践思维方式与解释原则出发,“主体性”将呈现出与主体形而上学视野中主体性观念完全不同的内涵与面貌。首先,由于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不是要以一种终极实体来统一人与自然,不是寻求人与自然单极的一元的肯定性统一,而是以一种动态的、否定性的方式实现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在创造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统一,这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主体形而上学“知性化”思维方式及其 “单极化”解释原则,克服了对主体的单向性理解,恢复了人作为矛盾的否定性统一体的生存本质。其次,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把社会关系性质理解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固有本性,人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创造了现实生活世界,这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主体形而上学的实体化思维方式及其实体化解释原则,克服了对主体的知性化理解,恢复了主体的社会关系性质。最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是一种历史性的观点,实践活动作为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人就不是超越历史的抽象存在,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历史性的生命存在,这就超越了主体形而上学及其主体性观念对人的非历史性理解,确立起了人的历史性的生存向度。这表明,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是开放的、社会性、历史性的主体性,它超越了“主体形而上学”的主体观,确立起了活生生的、“具体的主体性”观念。作者认为,这种具体、活生生的“主体”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现实的个人”。应该说,作者运用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观点对“主体性”观念所做的上述阐发是有新意的,它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观念与近代主体形而上学视野中的“主体性”观念的深层关系,重新反省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所兴起的“主体性”哲学思想等,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书的原型是刘金萍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出版之前,作者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与补充,使之更加系统与全面。虽然在一些具体论证和细节方面,本书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但对于一位刚毕业不久的青年学者来说,本书能达到现在这种水准并得以出版,无疑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衷心希望刘金萍博士以此书的出版为契机,通过进一步的扎实努力,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更加丰厚的成果。贺来2009年7月29日于长春
全部显示∨
导言
第一章 主体形而上学批判:当代哲学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第一节 主体性与主体形而上学1.何为主体性
2.主体形而上学的内涵
第二节 主体形而上学与“主体性”的困境1.单向化的主体性
2.实体化的主体性
3.非历史的主体性
第三节 当代哲学对主体形而上学的批判1.主体性的黄昏——一种消解主体性的态度
2.主体性的黎明——一种重建主体性的态度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的独特立场:具体主体性的建构
第二章 “实践活动”中的人及其对“单向化主体性”的超越第一节 主体形而上学视域里的“单向化主体性”1.单向化主体性及其“单极化”原则
2.“单极化”原则及其“知性化”思维方式
第二节 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1.从“感性存在”的人到“感性活动”的人
2.作为否定性统一体的“现实的人”
第三节 实践观点对“知性化”原则的超越1.实践概念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的逻辑演进
2.实践:一种功能统一性活动
3.实践与“现实生活世界”的形成
第三章 “社会关系”中的人及其对“实体化主体性”的超越第一节 主体形而上学视域中的“实体化主体性”1.实体化主体性及其“对象性”逻辑
2.“对象性”逻辑及其“意识内在性”
第二节 社会关系中的现实个人1.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
2.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3.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三节 “社会关系”中的人对“对象性”原则的超越1.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统一
2.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与人的统一
3.社会统一性的重建
第四章 “历史生成”中的人及其对“非历史主体性”的超越第一节 主体形而上学视域中的“非历史主体性”1.非历史主体性及其人的“超历史性”
2.人的超历史性与“非历史性”原则
第二节 人的生成本性与人的历史性1.人的历史生成性
2.人全面发展的历史性
第三节 历史性的人对“非历史性”原则的超越1.以历史为载体的主体
2.人的主体性与历史的互动
第五章 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第一节 哲学范式的转换:从“意识哲学”到“实践哲学”
第二节 主体性的重构:从“抽象主体性”到“具体主体性”
第三节 人的重新理解:从“现成的人”到“生成的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