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动。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单位制的进一步解体、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企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城市的基层社区结构正经历着快速分化与重新整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区的景观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征出社会关系的种种调整,也记录和描绘了居住在其中的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城市景观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引发了笔者对“空间”在社区研究中的意义的思考。因此,在本书中,笔者将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鹤楼街为研究个案,从社会空间视角入手,考察城市社区空间的生产。由于空间本身亦是一种权力结构,因此这一考察亦即社区权力秩序的生产过程。本书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社会转型与城市特殊的空间结构的关系;第二,城市权力主体的空间构想对社区空间结构的影响;第三,权力的空间运作机制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三个问题,首先,要改变将社区视为静态的结构化存在的观点,要将社区置于中国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甚至更为广阔的全球化时空背景中进行研究;其次,在上述结构性事件的背景下探讨社区这一“权力集装器”里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如何相互作用;最后,这种相互作用对社区的空间表征、表征性空间以及权力主体的实践产生什么影响。围绕以上三个问题,本书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分析和讨论。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内容是对“社会空间视角”的缘起、意义的说明和相关文献的梳理,并提出了在此视角基础上对社区进行研究的框架。所谓“社会空间视角”主要是强调空间的物质性、精神性以及社会性的统一的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它重视空间与社会因素、行为因素以及文化、心理因素的关系。这种视角强调了社会与空间的双重关系:一方面,人类行为在社会结构的限制下、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创造和改变空间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在这个视角下进行社区研究可以跳出“国家—社会”框架下社区研究降格为“国家—街道/社区”权力强弱分析的窠臼,还可以将传统的社区研究忽视的经济因素引入研究中来。尤为重要的是,空间视角提供了一个经由空间检验不同的社会理论如何处理城市社区问题的机会。第二部分为理论阐释,主要内容是对“空间的生产”这一理论的论述。首先,通过对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背景、特征及其意义的分析,本书从本体论、认识论两个方面对空间重新加以解读:就本体论而言,空间呈现于存在的行为过程中,是对社会关系的容纳和掩盖;就认识论而言,空间兼具有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表征的空间是认识空间的三维辩证法。其次,笔者根据空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对城市社区的空间生产进行简要的分析。在这一部分的最后,笔者提出了空间向度社区研究的操作化途径,即根据“空间的生产”的理论,分别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对社区的生产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包括了第三、四、五章。遵从第二部分的研究框架,结合实地调查经验,这三章根据“空间辩证法”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对社区空间生产的过程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经济”和“政治”如何生产社区时,本书将市场组织、地方政府、居民视为主要的权力主体,将“经济体制”与“政府政策”分别视为“经济”与“政治”的空间表征,将街道—居委会/社区视为表征性空间,一一解释了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作用于社区权力秩序的机制与结果。在论及社会力量在形成新的空间秩序中的作用的时候,本书则首先明确了哪些主体属于社会力量范畴,其次分析这些主体如何界定身份、处理与其他主体的关系,最后探讨了这些主体的实践如何凝结为社区秩序。第三章从计划经济时期和国家—市场—社会分化时期两个阶段分别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方面论述经济力量是如何遵循自身的逻辑参与到城市社区空间的塑造中去的。在第一阶段,经由单位制的组织过程,经济力量被整合到政治力量的逻辑之中,只能在边缘空间(街道和居委会)中进行生产和再生产;在第二个阶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流通环境以及刺激集体消费的方式,经济力量将社区从单位空间里剥离出来,继而改变了社区在社会结构中的表征。第四章分别就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之后两个时期论述政治力量如何生产社区空间。计划经济时期,全能型国家的构想表征到空间中,造成了街道—居委会隐藏到表征性空间;改革之后,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转变职能的速度不一致,导致了政府在社区中表征出两套象征结构秩序。不同的主体根据已有的知识选择面向不同的表征,其实践活动在社区中发生了碰撞,进而生产出了新的社区秩序。第五章从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的经验出发,明确哪些主体属于城市社区研究中的社会力量范畴,并就这些主体的空间构想(包括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进行分析;其次,笔者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分析上述主体如何通过实践去界定自己的身份以及自身与社区内其他主体的关系,这些实践又如何物质化为具体的组织,再构成一个跨越“真实的与想象的”社会空间。结语部分则对本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通过经验研究进一步拓展空间理论在社区研究中作用的希望。关键词:空间的生产;社区;权力;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
全部显示∨
陈薇,女,1980年生,湖北武汉人。2008年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讲师,2012年赴美国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原理、社会空间理论、社区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0佘篇,参译专著1部,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编辑委员会
总序
Preface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社会空间视角及其在本研究中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一 西方学者对“空间与城市”的研究
二 我国学者对“空间与权力”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主题与研究框架一 研究主题
二 基本概念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空间:一个理解城市社区权力秩序的新视角第一节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一 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背景
二 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特征
三 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意义
第二节 空间理论与城市(社区)权力的空间生产一 空间的本体论
二 空间的认识论
三 城市(社区)权力秩序的空间解读
第三节 空间辩证法:社会空间视野下社区(权力)研究的操作化框架一 可以触及的空间:经验研究的入场
二 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权力(秩序)研究框架:经济、政府与社会
第三章 经济力量与城市社区秩序的空间生产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单位制:一元制的城市空间(1949—1978年)一 产业结构、、流通以及集体消费的非正常发展:1949—1978年
二 一切聚焦于单位:一个高度重合的空间
三 街道—居委会:被单位排斥与同化的空间
第二节 体制改革与社会分化:多重表征的城市空间(1979年至今)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社区从单位空间中剥离
二 产业结构、流通、集体消费:城市(社区)空间的重构
三 市场经济的运行逻辑与社区危机
第四章 政治力量与城市社区秩序的空间生产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社区)空间:政府/国家支配的空间一 全能型政府的表征:依赖性的单位空间
二 街道—居委会的实践:表征性空间的生存策略
第二节 改革之后的城市社区空间:政府参与的空间一 空间表征的变化:从全能型政府到企业化政府
二 陷入困境的空间织造:面向不同象征结构秩序的空间实践
三 塑造条理分明的表征性空间:从96596系统到百家信
第五章 社会力量与城市社区秩序的空间生产第一节 社区中介组织:社会力量的空间表征一 社区:“国家—社会”二分法视野中的社会力量的空间表征
二 社区民间组织:空间使用者认同的社会力量的空间表征
三 社区中介组织:本书有关社会力量空间表征的知识
第二节 群体符号的认同:中介组织的空间实践一 群体符号的界定:区分自我和他者的表征
二 群体符号的内化:对空间表征的认知和表征性空间里的实践
第三节 从听证会到恳谈会:关于社区中介组织理想型表征性空间的构想一 听证会制度的提出:自下而上的空间的生产
二 从听证会到恳谈会:表征性空间侵入空间的表征
三 关于理想型社区中介组织的一点思考:普遍性的自我管理和象征结构秩序的转化
总结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清水湾物业纠纷案例摘要
附录2 部分访谈记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