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社区转型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宋村的调查
纸书售价: ¥46.4 纸书定价:¥58.0 电子书售价: ¥58.0
-
作者: 屈群苹责任编辑: 冯春凤出版时间: 2018-12-01ISBN: 978-7-5203-2715-2字数: 178千字浏览人数: 377次所属丛书: 地方治理创新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理论准备
(一)主体理论框架:城乡关系理论
(二)借助分析的相关理论
三 文献综述
(一)何为“村改居”社区:界定与认知
(二)“村改居”社区焦点问题探析
(三)西方学界对“村改居”社区研究的贡献
(四)对“村改居”社区及其治理研究的述评
四 研究设计
(一)调查点选取与资料搜集
(二)研究方法与分析策略
(三)章节安排
第二章 过去的宋村:乡土村落的回忆与远去
一 宋村的历史与地理位置
(一)历史悠久的宋村
(二)地理位置优越的宋村
二 宋村的乡土传统和文化习俗
(一)亲缘为纽带的差序结构
(二)民间信仰
(三)民俗活动
三 宋村土地的征用和农耕生活的消失
(一)村落经济共同体的瓦解
(二)征地拆迁和农民的离散
(三)区划调整: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成隐忧
第三章 亦城亦乡:宋村社区边界的开放与固守
一 自然边界:从“村社”“村社资产”到“我们的地盘”
(一)村社:一个异类的城市景观
(二)村社资产:居委会驻地、商业大楼与村民活动场地
(三)我们的地盘:鱼塘与湿地
二 社会边界:差序场中的村民、朋友和房东身份
(一)村民身份:血缘地缘关系的延续与淡化
(二)朋友关系:差序格局的“另一个石子”
(三)房东身份:强化的“新”社会关系
三 文化边界:城乡交错的混合认知
(一)城里与乡下的“两难”选择
(二)原居民与外地人的群体隔阂
(三)社会地位的现代焦虑
四 行政边界:村委会、居委会与经济合作社的分离与合一
(一)组织演变:从村委会(村党支部)到经济合作社
(二)管理样态:社区管理组织的形式分离与现实合一
第四章 非城非乡:宋村社区问题的复杂与叠加
一 承“村”而来:宋村“改居”前的遗留问题
(一)找村里:社区治理的有效力量与隐性阻隔
(二)征地之痛:征地遗留与集体资产问题
(三)城乡二元结构再生产: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宋村
二 因“居”而聚:宋村“村改居”后的社区问题
(一)社区组织:权责关系错位
(二)社区经济:从集体所有到市场化运作的难题
(三)社区福利:社区安全网的“漏洞”
(四)社区文化:传统村落文化的迷失和坚守
(五)社区整合不足:社区的异质化和凝聚力流失
三 由“改”而生:宋村改“居”进程中的问题引发
(一)基层政府:作为与不作为
(二)宋建办:街道公司化及其利益诉求
(三)村落力量:弱势主体及其抵抗
(四)后“村改居”时代:G20来临前的宋村治理
第五章 城乡共生:宋村社区转型实践与展望
一 城乡一体化的两个“分析理路”
(一)城乡一体化:宋村嵌入的社会环境和国家战略
(二)城乡一体内部化:宋村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 宋村社区转型的“三个机制”
(一)组织机制:宋村社区组织的构建与合作治理
(二)参与机制:社区与乡村双重参与机制的融合
(三)资源机制: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种资源的社区化
三 宋村社区转型治理的三个“一体化”
(一)社会与共同体的一体化:宋村社区的制度嵌入与内生认同
(二)行政化与自治化的一体化:宋村社区的他治与自治
(三)社会成本与社区福利的一体化:宋村社区的改造与整治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