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书评书摘>书评书摘详情页

看荀子如何讲“礼”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名况,字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礼学思想作为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部分,历来是研究的重点问题。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那么荀子如何讲“礼”呢?

 《荀子礼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68.00元,9787520313124)立足于《荀子》原典,秉持“史思相养”的研究方法,沿循礼之缘起、礼之本质、礼之道德功用、礼之政治功用这一总体思路,系统深入描画了荀子礼思想的逻辑脉络。在荀子看来,礼是人文世界的至高原理,以层级化的名分秩序(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为其本质内涵,既能修一己之身涵养圣贤人格,又可治国平天下达致“群居和一”的至平境界。

  荀子认为礼是人的本质。具体言之,礼是人、物分别的根据,是划分圣人、君子与小人的原则,甚至是重构社会等级的标准。但是,荀子的人之本质论与其人性论根本对立,使其礼为人之本质的证明缺乏内在依据。

  在天人关系方面,他主张天人相分,认为天是自然的客观的,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天,但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来改造自然。这样既不同于道家对天的出世态度,又为儒家入世的思想提供了理论上依据。

  在认识论方面,他强调“虚壹而静”,做到“虚壹而静”也就达到了“大清明”状态,即认识是从感官到理性再到心的过程。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强调“礼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治”服务的,只有在“人治”的基础上,各司其职才能使社会和谐,人治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王道”,但他并不完全反对“霸道”;另外他还说明了君臣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和谐的君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君主在荀子看来是政治上的至高者,而圣人是道德至高者的代表,在他所在的社会这二者并没有能合一,所以最后他阐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是“成圣之道”,即君主和圣人的合二为一。

  在人性论问题上,荀子主张“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后世的善都是“伪”的结果,这也就强调了后天教化环境的重要性,既“礼”的重要性;但是他又强调“礼”的制定者在少数的“圣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这就使得他在肯定人的自然之性平等的基础上衍生出社会性的不平等,这也就论证了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更多内容见《荀子礼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