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资讯 > 社内动态>社内动态详情

【改革开放40年学术回顾与反思】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19-01-02 15:32


作者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审。


本文作者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40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总结好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从哲学的角度看,不难发现,每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都会经历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突破,而每一次思想解放和观念突破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光辉。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回答一系列时代之问中实现了哲学创新,并指导实践,引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前进、取得胜利。把握和回答时代之问就是解答时代的问题与矛盾,这就是哲学的任务。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从严重的思想迷信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为恢复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揭开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理论界开展了拨乱反正,“四人帮”宣扬的主观决定客观的精神万能论和唯意志论,以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历史唯心主义得到批判。但是,“左”倾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清算,“两个凡是”的方针仍旧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仍处于严重的思想迷信、教条主义的泥潭之中。解答“中国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之问,必须先破除“两个凡是”思想观念的束缚,而破除这一思想观念的束缚就需要从最根本的思想观念即哲学观念层面入手。于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这一哲学命题的探讨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破除旧思想观念束缚、解放思想的突破口。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篇文章及其引发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产生了十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受到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注。邓小平同志指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为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它的实践(政治)成果就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掷地有声的历史性宣言开启了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仅开启了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也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解放的起点。“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被“左”倾思想颠倒或严重歪曲。1979年底以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学术界更深入地进行。《哲学研究》1980年第5期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深入开展实践标准的理论研究》,随后学界对实践的涵义、要素、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得以重新确立。“实践第一”观点的恢复开启了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的新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逐渐“回归”本身并指导实践,这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拓展了理论空间,为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三个有利于”标准使人们从对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哲学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国内也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美国学者法兰西斯·福山抛出“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断言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国内一些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口。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打破了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画等号的旧的思想观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在邓小平南方谈话思想的指引下,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走出了困惑徘徊的局面,步入了发展的正道。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彻底打破了“左”的思想禁锢,排除了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思想干扰,是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了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照这一规律,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是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而“一大二公”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颠倒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是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去定义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摸索中进一步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概括了“生产力标准”,即“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一切得失的最主要标准”。之后,他还强调:“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生产力标准”思想的提出,是奠定在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这一唯物史观原理基础上的,有效地实现了实践标准与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基本原则的结合。如果说强调实践标准仅仅是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来面目,“生产力标准”就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运用。


相比“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更加成熟、完整,它使评价社会历史的标准达到了价值尺度和科学尺度的统一。价值尺度是从主体的需要、利益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这个角度来评价客体,从而确定某种社会形式或体制是否进步,是否值得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首先要落实到物质利益上,否则就只是空谈,这是对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模式的纠正。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破解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难题、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提供智慧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发展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将党的建设从旧的思想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推进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进入21世纪,国内外形势和时代又有了新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面临新的更为严峻的考验。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力中新的活跃因素的涌现引发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权力腐败、贫富分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二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对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改革开放也就无法持续推进。与打破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一样,党的建设面临要不要打破旧的党建思维模式的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在具有私有制经济成分的部门建立党的组织,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新党员,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思想上层建筑中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出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它打破了党的建设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扫除了障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标准应当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标准相一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党的建设领域的运用。“三个有利于”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二者不仅在理论表述上极为相似,而且在内容上一脉相承、相互贯通。


2.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人们从对物质利益片面追求的迷思中解放出来,深化了对发展理论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出问题,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人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区域发展差距加大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更加突出等问题。一些人、一些做法在对物质利益的追逐中失去了方向。随着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化,当代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革,人们的利益分化、思想分化日益严重。这些问题给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展为了什么,为了谁”之问。这一终极目的之问实际上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也必然要用哲学的话语和范畴去回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与改革探索,主要是对“以物为本”叙述逻辑的反思和批判。“主体性问题”“人的问题”“价值问题”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长期研究的主题,由此兴起了“实践唯物主义”“人学”“主体性哲学”“价值哲学”等研究热点,这些研究成果成为哲学研究的主流形态,而传统教科书体系中的那些传统哲学观念越来越受到质疑。在实践层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拉大、人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的利益诉求多样化和思想观念分化等诸多人的问题凸显。现实的需要和哲学理论上的深化,“以人为本”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被提出来就顺理成章了。


三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指引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破解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难题,需要我们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家本领,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作出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重大问题,他先后三次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集体分别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他还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2017年 9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鲜明特征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新时代改革开放作出战略布局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改革开放是由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的,实事求是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解决好新时代改革开放重大问题的关键。2012年5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专门就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要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既反对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都是基于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的,所取得的革命性变革也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成果。


2.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了党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判断是基于对新时代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新变化作出的: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商品的生产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落后”而是“不平衡不充分”,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等问题,一方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从人民的需求上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需求层次随之提高,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是对新时代我国分配关系上贫富差距拉大、消费关系上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上矛盾日益加剧等生产关系新特点作出的科学判断。把生产力发展新特点与人民需要变化联系起来看,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深刻认识,精准地把握了人民需求的变化,即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逐渐得到满足之后,对人的尊严、人格、自由、民主、正义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日益提高。只有这些都满足了,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正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面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系列顶层设计、一项项改革措施,无不折射出大写的“人民”二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以人民为中心”回答了发展的价值观、价值立场问题,即“为谁发展”的问题,为少数人还是为大多数人发展的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相对应“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从发展质量的角度提出的,更加注重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要求,如幸福感、获得感、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提出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背景下我们党在发展理念认识上的一次重大提升和飞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凸显人民的福祉、幸福感、获得感,把人具体化,避免把人抽象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把人当作抽象的个人的观点,主张从“现实的人”开始考察人类历史。马克思提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现实的人”,而“现实的人”包括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此外,“以人民为中心”在表述上更加贴近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较“以人为本”更加科学、鲜明,“以人为本”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和西方国家都曾被广泛使用。


4.以辩证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深水区,党对改革的认识也在进一步深化。需要运用辩证法思维,处理好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全面”“深化”两个词赋予新时代的“改革”更加丰富的内涵,即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要以辩证思维处理好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8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5.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进更深层次的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以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为基础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基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人类实践新特点,以世界是一个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的整体的哲学思维,提出的一个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的理念,超越了相互敌对、“有你无我”的霸权思维,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为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提供了新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一带一路”倡议创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看家本领,是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40年的历次重大转折,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重大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在回答一系列时代矛盾之问中不断实现创新并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不断胜利的。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之道和根本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