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自鸦片战争之始的近代中国,遭受落后挨打欺凌的命运使大多数中国人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心理: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文化不如人。改变“西强我弱”和重振中华雄风需要从文化批判和文化革新开始。于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学习日本、学习欧美以至学习苏俄。我们一直处于迫切改变落后挨打、积贫积弱、急于赶超这些西方列强的紧张与焦虑之中。可以说,在一百多年来强国梦、复兴梦的追寻中,我们注重的是了解他人、学习他人,而很少甚至没有去让人家了解自身,理解自身。这种情形事实上到了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亦无明显变化。20世纪80、90年代大量西方著作的译介就是很好的例证。这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历史。但与此并行的一面,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强国梦、中华复兴梦的追求中,通过“物质(技术)批判”、“制度批判”、“文化批判”一直苦苦寻求着挽救亡国灭种、实现富国强民之“道”,这个“道”当然首先是一种思想,是旗帜,是灵魂。关键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旗帜、什么样的灵魂可以救国、富国、强民。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失败、焦虑中不断探索、反复尝试,历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君主立宪实践的失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道路的破产,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终于走出了中国革命胜利、民族独立解放之路,特别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结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最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功,虽然还不完善,但可以说其体制制度基本成型。百年追梦的中国,正以更加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姿态,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长期以来形成的认知、学习西方的文化心理习惯使我们在中国已然崛起、成为当今世界大国的现实状况下,还很少积极主动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自己——“历史的中国”和“当今现实的中国”。而西方人士和民族也深受中西文化交往中“西强中弱”的习惯性历史模式的影响,很少具备关于中国历史与当今发展的一般性认识,更谈不上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了解,以及“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对于中国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对于人类文明的独特价值与贡献这样深层次问题的认知与理解。“自我认识展示”的缺位,也就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不同政见人士抛出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等甚嚣尘上。可以说,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西方和认识世界上,并习惯用西方的经验和话语认识自己,而忽略了“自我认知”和“让别人认识自己”。我们以更加宽容、友好的心态融入世界时,自己却没有被客观真实地理解。因此,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总结出来,讲好中国故事,讲述中国经验,用好国际表达,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民众认识到,西方现代化模式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是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无疑是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学术文化研究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担当。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本院一流专家学者和部分院外专家编撰了《理解中国》丛书。这套丛书既有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总的梳理和介绍,又有从政治制度、人权、法治,经济体制、财经、金融,社会治理、社会保障、人口政策,价值观、宗教信仰、民族政策,农村问题、城镇化、工业化、生态,以及古代文明、文学、艺术等方面对当今中国发展作客观的描述与阐释,使中国具象呈现。期待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可以使国内读者更加正确地理解百多年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更加理性地看待当前面临的难题,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和民族自信,凝聚改革发展的共识与力量,也可以增进国外读者对中国的了解与理解,为中国发展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2014年1月9日
全部显示∨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教授。1992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
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城市化、士地资源经济学、世界经济等。任IPCC减缓气候变化评估第三次(1997—2001)报告主编、主要作者,第四次(2003—2007)和第五次报告(2010—2014)主要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和二等奖(2000, 2013)、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1) 。
PAN Jiahua, currently director-general, Institute for Urban &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and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CASS Graduate School, Editor-in-Chief of the Chines e J ournal of Ur ban & E n vironmental S tudies . Received his PhD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in 1992. Areas of study includ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ergy and climate policy, world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Lead author of the IPCC Working Group Ⅲ 3rd, 4th and 5th Assessment Report on Mitigation; Member of China National Expert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ember of National Foreign Policy Advisory Group.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Urban Economy, vic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cological Economists,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Energy Association. Coeditor of Climate Change 2001: mitigation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author of over 300 papers, articles and book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Sun Yefang Award of Economic Sciences,2011, China Green Person of the Year 2010/2011.
全部显示∨
第一章 生态容量的格局与适应◇◇第一节 资源环境的空间格局
◇◇第二节 气候容量与气候移民
◇◇第三节 顺应自然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第一节 工业文明批判
◇◇第二节 生态文明溯源
◇◇第三节 生态文明内涵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定位
◇◇第五节 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第六节 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章 可持续工业化◇◇第一节 工业化进程
◇◇第二节 工业化阶段
◇◇第三节 规模扩张的空间
◇◇第四节 污染治理的范式转型
第四章 和谐城镇化◇◇第一节 城镇化进程一 城镇化的二元特征
二 城镇化的和谐内涵
三 城镇化转型发展
◇◇第二节 可持续与宜居城市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 谁需要市民化
二 客观认识收益
三 科学分析成本
四 突破利益格局
◇◇第四节 城市规划格局
◇◇第五节 协同均衡和谐发展——燕郊镇的案例①
第五章 资源关联与生态安全◇◇第一节 资源关联
◇◇第二节 生态功能定位
◇◇第三节 生态退耕
◇◇第四节 木桶效应
◇◇第五节 生态安全
第六章 低碳能源转型◇◇第一节 消费格局
◇◇第二节 能源需求
◇◇第三节 能源革命
◇◇第四节 转型实践
◇◇第五节 转型战略
第七章 经济增长的生态转型◇◇第一节 增长的态势与动力
◇◇第二节 外延增长的三重约束
◇◇第三节 生态增长
◇◇第四节 稳态经济
第八章 生态文明的消费选择◇◇第一节 消费选择的自然属性
◇◇第二节 生态公平的消费价值取向
◇◇第三节 生态友善的理性消费
◇◇第四节 生态文明消费的政策导向
第九章 生态制度创新◇◇第一节 体制创新的动力
◇◇第二节 生态红线制度
◇◇第三节 生态补偿机制一 自然增值的生态资产
二 不可再生资源
◇◇第四节 生态治理
第五节 生态法制保障
第十章 展望生态文明新时代◇◇第一节 生态繁荣
◇◇第二节 经济稳态
◇◇第三节 转型挑战
◇◇第四节 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