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西方敌对势力“兴高采烈”,尼克松说“1999:不战而胜”;布热津斯基说社会主义“大失败”;弗朗西斯·福山说“历史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成了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要看对它认识的清醒、对它信念的坚定、对它实践的自觉和对它所需条件的创造。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对它认识的清醒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可持续发展思想也随之形成。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我们共同的未来》,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这个《议程》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成果,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我国政府积极主动地履行里约热内卢会议的承诺,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从此我国开始把可持续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就被专家学者运用到生态、经济、社会等研究领域,提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其研究成果也不少。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呢?这里我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发展和再发展相统一的长期发展。发展是全世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还受到了西方敌对势力的围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摆脱这些困境靠的是发展。这里的发展是发展和再发展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步骤、分阶段地不断向前推进。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分成初级阶段的发展、中级阶段的发展和高级阶段的发展。每一个大阶段的发展又分成若干小阶段的发展,如把初级阶段的发展又分成温饱阶段、小康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发展是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如温饱阶段完成后,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确保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进入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这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到了21世纪中期,我们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后,我国社会主义就由初级阶段进入了中级阶段,这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个较大的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发展,就叫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再发展。发展和再发展是前后相继、互相衔接、依次递进的发展。我们把发展和再发展相统一的发展就叫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长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合规律性的发展。所谓规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种建设有成功,也有失误。失误造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停滞,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改变,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实践证明,这种社会主义建设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中国社会主义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面貌之所以发生巨大的变化,就是因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所以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合规律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合目的性的发展。所谓目的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们党就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但我们搞的社会主义是贫穷的社会主义,是大规模群众运动的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的目的基本上没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正确的选择。我们党之所以带领人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因为它能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能使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合目的性的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合规律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成功;合目的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才有意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好与快相统一的长期发展。在党的文件中,又好又快发展一般是指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国民经济中的“好”与“快”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里的“好”是指质量和效益,“快”是指数量和速度。辩证地看,“好”与“快”是有机的统一:一方面,“好”是“快”的前提,没有“好”就无所谓“快”。1958年我们一个劲地追求数量和速度,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结果也没有快起来,还得“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快”是“好”的必要条件,没有“快”就无所谓“好”。邓小平提出:“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6页。邓小平的意思是把“四”变成“五”(数量),“就会不一样(质量)”。没有一定的“快”就不会有一定的“好”。好中求快,快中求好,既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又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以后,我们党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方针。有人认为党的十六大以前提出的“又快又好”发展方针错了,我不这样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时间段上,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应该是不一样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大多数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快”字当头,快中求好。所以在解决我国人民温饱阶段,“又快又好”的发展方针并没有错。当我们进入了21世纪,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后,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方针也是正确的,这叫作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体现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艺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这样的领导和辩证艺术。依我之见,又好又快发展也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好”既包括经济发展质量、企业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发展层级和文化发展品位、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这里的“快”既包括经济发展速度,也包括社会发展的步伐,还包括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的程度。发展不快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邓小平还指出:“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邓小平的意思是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页。邓小平在这里认为发展得不好不是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地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通篇讲的就是“好”与“快”的辩证关系。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又好又快发展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新月异,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生态和主体人的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生态和主体人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巨大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缺一不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支撑,社会是条件,生态是前提,主体人是核心。党的十八大把生态建设提到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同等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深化。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还应该包括主体人的建设。主体人的建设和“五位一体”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人的建设能促进“五位一体”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也能促进人的建设。在知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没有主体人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也搞不好。人的建设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人的建设方针是“三个面向”,人的建设的内容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是“六位一体”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六位一体”的发展。以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比较清醒的。认识清醒很重要:其一,认识清醒才不会忘记我们当前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从部分质变到完全质变的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都是一个量变到部分质变的过程,经过这三个部分的质变,社会主义最终实现了完全质变,社会主义社会也就建成了。不要忘记我们现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失误,就是因为我们的认识不够清醒,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没有认识到我国当前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党在当时的很多决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违背了量变到质变(部分质变、完全质变)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失误使我们的认识清醒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既克服了过去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错误主张。其二,认识清醒会使我们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历史机遇。邓小平讲过历史机遇的难得。能否及时捕捉到历史机遇关键在于认识是否清醒。认识清醒,历史机遇出现了就能及时抓住;认识不清醒,历史机遇出现了也发现不了。我们在这方面有过历史教训。20世纪60年代,世界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很多国家抓住了这次历史机遇,利用它发展了起来。可是我们却在聚精会神地搞“文化大革命”,错失了历史良机,结果我们没有发展起来。我们党认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进入21世纪的那天起,我们党就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期不放,结果我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机遇偏爱那些认识清醒的人。重要历史机遇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三,认识清醒能使我们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们国家看,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一点缺陷没有,一点问题不出,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因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隐藏在社会主义建设内部的,看不见,摸不着,在没有发现社会主义规律之前,我们的行动就有可能是盲目的,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可避免并不意味让缺点和错误蔓延下去。改革开放前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其关键原因就是我们的认识不清醒,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失误使我们的认识清醒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地总结了经验教训,进行改革开放,使我们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经验教训是社会主义过去的记录,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铺垫,是社会主义走向未来的航向。总结经验教训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法宝,我们党就是靠总结经验教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其四,认识清醒可以增强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自觉性。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历来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发展问题,存在着一些从未面对过的问题,甚至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举下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能否冲破这一难度,关键要看认识是否清醒。认识清醒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深刻认识、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举到底的决心。只有认识清醒,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既不向“左”转,也不向“右”转,坚持人间正道。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对它的信念的坚定这里的信念坚定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要而且一定能可持续发展的认同和肯定。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要可持续发展,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以巨大的代价换来的事业。这里的代价是指中国人民在为社会主义而斗争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一大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纲领上,从此中国人民跟随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而奋斗,在这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胡锦涛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0页。这里讲的“付出各种代价”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指以各种代价换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没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付出的各种代价,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以党的十八大要求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胡锦涛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1页。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保证人民主体地位的事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应该是社会的主体与核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成了社会的主体;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成了社会的主体。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页。列宁指出:“人们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马克思主义者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人民是社会的主体,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实践是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直接活动。人民群众参与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改革开放就是没有主体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没有主体的建设。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就无法实现。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体。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不能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苏联东欧剧变也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封闭僵化的老路走不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方向。没有对中国人民的这种认识,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也应该是人民享有的,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享受者。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使人民真正成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而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而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国家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社会主义,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法治社会主义,而法治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保护人民主体地位的法治。人民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一定能实现的。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保证人民共同富裕的事业。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物质上的共同富裕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共同富裕不是同步的富裕或平均的富裕,而是有差别的富裕。因为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收入上必然有差别,这种差别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别是一种发展的动力。急于消灭这种差别,实现无差别的富裕,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一种空想,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是有害的。这是封建社会小生产者的思想反映,我们已经吃过平均主义的亏,一定要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反对平均主义并不是反对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永远是社会主义追求并要达到的目标。当然也要防止贫富悬殊,因为它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正走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这向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了一步。再过几年我们将建成小康社会,这又会向共同富裕前进一步。我们再艰苦奋斗30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之时,就是共同富裕的实现之日。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前提,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只要我们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就不会停止,共同富裕的前景就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这种经济制度既符合生产关系也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符合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既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保证了共同富裕的实现。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它是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我们党的一大创造。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到党的十八大都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探索并没有停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改成决定性作用,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它使经济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劳动者活起来,为实现共同富裕作了积淀。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人民的共同愿望,代表当代中国发展的方向,我们一定要持续发展下去。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发展下去。第一,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能力从哪里来?首先,从党的建设中来。我们党历届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毛泽东指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2页。。邓小平指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江泽民指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71页。胡锦涛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52页。习近平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望,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9—80页。党的建设特别重要,它使我们党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了我们党的战斗力和领导力,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其次,从学习中来。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它的学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当然也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我们党把学习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党的领导集体进行集体学习,这是我们党的一大特色,除了中国共产党外,还没有听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有这种事,更没有听说资产阶级国家的政党有过这种事。学习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把学习作为自觉行动,引导党员、干部、党组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提高领导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最后,从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开展了“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其目的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得更好、更快地把我国的综合国力搞上去。通过“三讲”教育,提高了我们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根本内容,抓住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只有先进性保持好了,党才能坚强有力。先进性充满了创造力、战斗力和领导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教育活动。“三严三实”是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使全党驾驭社会主义航船的能力有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看起来是一种软实力,但这种软实力并不软,它可以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硬实力。第二,人民群众有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首先,人民群众是有自觉能动性的力量。毛泽东指出:“自觉的能动性,说的是自觉的活动和努力,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7页。毛泽东这里讲的能动性是认识的能动性和实践的能动性,他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讲的就是认识的能动性,这里的“做或行动”讲的就是实践能动性。认识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关键,实践能动性是改造世界的关键。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群众的认识能动性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和规律的关键,实践能动性是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代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人民群众有了很大的区别。随着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的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毕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知识分子以外的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人民群众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至少是高中、中专、中职毕业的,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各种知识与他们结合起来,也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我们可以说,我国当代人民群众有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中华民族有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是历史上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共同体。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外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对内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从此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谁也离不开谁。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制度是有《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保证的,它使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成败。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3页。这种制度使在五千多年的民族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更加显现出来。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中华各民族风雨同舟,共同抵抗外来侵略,最后实现了民族独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有了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总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有能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我们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要并且一定能发展的认同和肯定叫作信念坚定。信念坚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一,信念坚定才能不被西方社会的“普世价值”所诱惑,矢志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西方资产阶级认为,西方社会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适用,是具有“普世”性质的价值,这是西方资产阶级自己编造出来的。价值始终都是具体的,世界上从来没有“普世”性质的价值,因为价值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在不同的经济关系中,同一价值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西方社会的政治观念及其政治制度只适用于西方社会,对我国并不适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意识也逐渐多元、多样、多变,有人趁机宣传西方社会的“普世价值”,他们不顾我国的国情,不顾我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不顾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鼓噪西方社会的“普世价值”,主张我国社会也应搬用西方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这种主张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使我国改旗易帜,让我国人民认同西方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把我国纳入西方社会的政治轨道。这种主张对我们国家的一些人很有诱惑力。动摇信念是最危险的,苏联人失掉社会主义信念导致了苏联解体。我们一定要抵制“普世价值”在我国的传播,最根本的就是让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信念坚定起来。首先,信念坚定是一种自觉理性。这种自觉理性能使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成为“普世价值观”的自觉抵制者,矢志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其次,信念坚定是一种精神。党员要有这种精神,干部要有这种精神,普通人也要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向人民负责的精神。我们要敢于对“普世价值”的言论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使其在中国没有传播市场。最后,信念坚定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这种认同能使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既要敢于与这种社会主义的歪风邪气作斗争,又要敢于清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第二,信念坚定才能不被苏联东欧剧变所困惑,矢志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了低潮。有些人(包括一些共产党员)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还行不行?社会主义还能不能代替资本主义?还有一些人(包括一些共产党员)为苏联东欧剧变所困惑。从主观上讲,这些人还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因为信念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是一个人真实思想的反映;从客观上讲,这种疑虑是危险的,它将导致政治立场发生动摇,政治定力失去底气。这就从反面告诉了我们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信念坚定能使人透过乌云看到阳光,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社会的本质,透过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不为苏东现象所迷惑,矢志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信念坚定能使人在国际风云变幻的情况下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不变,自觉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初衷不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决心不变;信念坚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它能使人面对风云变幻时站得稳、靠得住,在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厦不会倒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信念坚定才能不被前进道路上的困扰所迷惑,矢志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不知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中,有多少问题和矛盾,有多少困难和风险,但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那就是它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曲折,一定会有困难,一定会有挑战,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究竟怎样搞社会主义,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也是非常有限的,社会主义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向前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就会越来越多,面对的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也会越来越多。对此有人迷惑不解,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有点虚无缥缈。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就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就是这个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同样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社会也是非常复杂的社会,它也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这些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中发展的。设想在社会主义的前进中没有矛盾、没有问题、没有困难是不现实的,是不可能的,切不可把社会主义想象得太简单了,也不要把社会主义的前进过程想象得太容易了。社会的前进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不断向困难作斗争、不断迎接挑战的过程。即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理解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也就不会对社会主义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挑战感到迷惑了。社会主义信念就在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改变。它能产生方向、毅力和力量,不管社会主义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都不会迷惑、不会退缩、不会动摇,反而会自觉自愿地为之奋斗。信念坚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对它实践的自觉传统社会主义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苏联共产党对这种现象是不作具体分析的,没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运行机制区分开,而是采取了自杀式的办法解决传统社会主义的弊端,使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红旗落了地。我们中国的传统社会主义的弊端也类似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但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采取苏联共产党的极端做法,而是利用改革开放的方式解决其弊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就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革命性变革,开放就是冲破封闭对外实行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在改革开放中,我们首先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既是搞清楚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也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出现严重失误,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搞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搞清楚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又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根据。过去我们把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看法并不准确。马克思和恩格斯确实讲过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但他们把这些看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他们并没有说过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这些说法看成是社会主义本质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东欧国家和苏联都坚持了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这些并没有保住社会主义,我们国家也坚持了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这就证明了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些东西使我们保住了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起死回生,并得到了发展,它们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依据。我国的改革开放从经济领域开始。在农村,安徽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我国的农业经济体制;在城市,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一个大问题,计划和市场关系是这个大问题的核心。传统社会主义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邓小平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同时还把单一公有制转变成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把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化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确立了。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还设计了从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步骤,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被勾画出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产生,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大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看成是中国梦的本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依法治国,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系统工程思想推进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又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产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展。而实践有盲目实践和自觉实践之分。盲目实践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所进行的实践,也就是没有科学理论或以错误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出现失误和挫折,就是因为这种建设实践是一种盲目实践。盲目实践容易使实践决策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已经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而1958年却又提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们党认为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后来却又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提出让地下工厂变成地上工厂,后来却又提出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这种前后矛盾的实践决策是盲目实践的真实反映。而自觉实践是在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基础上的实践,是在反思、批判、超越盲目实践基础上的实践,是科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这种建设实践是一种自觉实践。这种自觉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特别重要。第一,自觉实践容易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经济是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既能获得雄厚的物质基础,又可以获得稳定的社会环境。我去过农村,农村都说我们这个社会好,人老了国家还给点钱,村里也给点钱,病了还有医保,农民对社会主义很满意。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本家那种贪得无厌的心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行了。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就会稳定,我们就可以聚精会神地搞建设,一心一意地谋发展。第二,自觉实践容易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合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指一种自觉实践的过程,这种自觉实践能产生巨大的合力。其关键在于它有一个自觉实践主体,这个实践主体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人民解放军和新的社会阶层,还包括党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这个实践主体自觉性最高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后的党的领导与改革开放前的党的领导有很大的不同,它已不是个人领导,而是一种集体领导。这个领导集体善于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这种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的本质就是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而不是毫无目的地乱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历届领导集体,都是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来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在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所以我们党是高度实践自觉的主体。改革开放后的人民群众和改革开放前的人民群众也有很大的不同。改革开放前的人民群众不是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而是凭着激情建设社会主义的,而改革开放后的人民群众把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所以改革开放后的人民群众是自觉实践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也是自觉实践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有机结合,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个人联系在一起,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力,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自觉实践。第三,自觉实践容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自觉实践的社会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种自觉的实践活动,这种自觉的实践活动导致了中国崛起。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2020年我国将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国崛起的重要标志。中国崛起,在国内,振奋人心,激发中华民族的力量,唤起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国际上,中国的形象会越来越好了,中国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大,中国的声望会越来越高。中国的崛起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在国内的意义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中国的崛起在国际上的意义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意义。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种自觉实践每前进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也会深入人心一步。这应该归功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种自觉实践。第四,自觉实践容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崭新的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群体性事件、地区差距问题、生态失衡问题,等等。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成的,所以主张退回到封闭僵化的传统社会主义。有人认为西方那一套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主张改旗易帜走资本主义邪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发展这么快,出现一些问题不足为奇。一点问题都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社会也做不到。这些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传统社会主义也有;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有,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自觉实践,自觉实践既不搞僵化,也不搞西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实践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只能在自觉实践中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自觉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而前进的。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对它所需条件的创造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面临多少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要并且一定能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什么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依靠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它需要前导力条件。前导力条件就是排在所有条件前列的具有导向性作用的条件。这个前导力条件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第一,道路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认识、普遍认同和充分肯定。人们之所以对这条道路充满自信,一是因为它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两个基本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党的基本路线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二是因为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资本主义邪路不行,历史证明这条邪路在中国行不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行,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无效率、无效益之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条新路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是因为它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想之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只意味着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的开始,并不意味着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终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20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从根本上好转,因为我们搞的是贫穷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30多年,人民的生活根本好转,再过几年我们就会建成小康社会,过上小康生活。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人还是中国人,改革开放后人民却开始走向共同富裕。人们不禁会问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现在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人们相信这条道路,这条道路才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认识、普遍认同和充分肯定。人们之所以对这个理论体系自信,一是因为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没有实践的需要,它既不会产生,也不会发展,更没有任何价值。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因为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二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足于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讲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三是因为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制度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理解、普遍认同和充分肯定。人们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就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就是这种制度自信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书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称为前导力条件,没有这个前导力条件,就是其他条件具备,不管人们付出多大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其次,它需要硬实力条件。硬实力是经济层面的市场力、科技层面的科技力、国防层面的军事力、生态层面的资源力、建设者层面的主体力等有形力量的总称。第一,经济层面的市场力,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力。市场化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阻止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们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大转折。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起来,并在我国资源配置中起了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引进来,即把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买进来,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用先进的生产力改造落后的生产力,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通过市场走出去,把我们自己的东西卖出去,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多年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论断已得到证实。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计划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传统社会主义起死回生的根本出路。但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失灵的地方,克服市场经济失灵的主要途径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政府宏观调控就是根据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总体发展要求,制定战略规划、长远发展计划、年度发展计划和发展步骤,对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适当调节,克服市场的不足。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这种作用取代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就是它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也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这种有机结合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力就来源于这种有机结合。我们把经济层面的市场力看作是硬实力的重要内容。第二,科技层面的科技力是指当代科学和技术的力量。科学属于认识范畴,技术属于实践范畴。我们把它当作硬实力是从当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结果来说的。当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作用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靠的是科学技术。毛泽东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由此可见,在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中,自然科学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科学是从自然界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武器。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社会科学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科学是从社会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武器。同样,科学技术是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武器。当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二个作用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的每前进一步都与科学技术相关。科学技术越发展,劳动者素质就会越高。同样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靠的就是当代新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当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作用是能帮助它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可以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和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这种全新的思想观念可以激发人们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东西,使人们的实践获得一种全新的力量;创新可以改变旧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起全新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新可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生不息,充满生机与活力,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谁抢占了发展先机,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根据当代科学技术的作用,我们把它看作是硬实力的重要内容。第三,国防层面的军事力是指我国军队履行使命的能力。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四为”就是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就是我国军队的军事力。历史经验表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没有强大的军事力做后盾是决然不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不会顺顺当当,轻轻松松。越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阻力和压力就越大,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也就越多。有了强大的军事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安全保证。提高我国军事力的着眼点就是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即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能力。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我军已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加快向信息化转变的强大军队,但机械化建设还没有最终完成,既要加快机械化高级阶段建设,也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带动机械化高级阶段建设,有力促进我军战斗力的提高。军队建设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抓住了提高我军战斗力就抓住了提高我国军事力的核心和要害。有了强大的军事力,才能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把军事力看作是硬实力的重要内容。第四,生态层面的资源力是指我国的资源供给力。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利用得好,就可持续利用,如果超出它的承受力,也会出现不能持续利用的问题;不可再生资源更是有限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它会一天比一天少。我国是资源大国,排在世界第四位;我国又是资源小国,人均占有量少。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已经出现了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所以资源供给力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福祉,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资源供给力不足的主要方法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资源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消费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靠科学技术。而企业又是逐利性的经济实体,以更大的成本发展循环经济,它是不情愿的。所以发展循环经济要靠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立法机关要制定适当的法律法规作为约束手段,以适当的政策作为牵引,所以说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根据资源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我们把它看作是硬实力的重要内容。第五,建设者层面的主体力是指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实践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代我国的主要实践形式,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我国的实践主体,他们的实践力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主体的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只有不断创新,实践才能不断向前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要创新就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依靠新实践走向未来。二是主体的科技水平。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实践水平与科技水平直接相关。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科技水平越高,其实践能力也就越高。三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能够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并能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办事,其实践能力就强。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它的建设者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办事的活动,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实践力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办事的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实践创新的主体性存在,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实践力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成败。从社会主义建设者实践力的意义上,我们把建设者的主体力看作是硬实力的重要内容。最后,它需要软实力条件。软实力是指理论层面的指导力、政治层面的政治力、文化层面的文化力、外交层面的外交力、政党层面的领导力等无形力量的总称。第一,理论层面的指导力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有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过时没过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认为,教条化的、绝对化的、简单化的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没用了,而与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不但没过时,反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其他任何理论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因为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正确的。所谓立场就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所持的态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出发,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所谓观点就是对问题的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观点、共产主义理想的基本观点,等等。这些基本观点都是对事物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的正确反映。历史和实践都证明,这些观点是正确的。所谓方法就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和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和途径。马克思主义方法包括实事求是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正确性已被我们用来处理问题的实践所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引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要求大步前进,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它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力看作是无形的巨大的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第二,政治层面的政治力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后新出现的一种最先进的民主政治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力量。只有发扬民主才能保证人民民主权利,人民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全面进步不仅包括经济进步,也包括政治进步,还包括人们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国体上与专政分不开,社会主义民主发扬得越充分,人民民主专政就越巩固,经济进步、政治进步和人的发展也就越有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政体上与集中分不开,社会主义民主越发展,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越完善,经济进步、政治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也就越有保障。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作用上,我们把民主政治力看成是无形的巨大的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第三,文化层面的文化力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包括科学理论的“武装”力、正确舆论的引导力、高尚精神的塑造力、优秀作品的鼓舞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和现实的感受,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面的精神追求。它是凝聚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它能把中华民族凝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世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正确的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断扩大精神生产,生产出更多的文化精品,让人民享受更多的文化成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种以精神价值为目标的精神力量是有自觉能动作用的,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教育群众,净化社会风气,启迪人们的心灵,有力抵制腐朽落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良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从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我们把它看作是无形的巨大的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第四,对外层面的外交力是指我国的外交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对外活动的参与能力、对国际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外交是指我们国家处理国际关系、保证国家利益、维护民族尊严的对外活动。我国的外交是由政府外交、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构成的。政府外交是指我国与其他主权国家的外交活动;公共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为主要形式、以阐明中国国情和中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民间外交是指民间组织、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往活动。我国在对外交往中一直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从不强加于人,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好评。外交力体现的是国家的对外能力,有利于树立和平、友善、自尊、自强的大国形象,容易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和话语权。外交力强,我国的外交目标就容易实现,也有利于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扩大我国对外的良好影响,保持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良好关系。外交力是展示和提升我国对外影响的重要舞台,我们把外交力看作是无形的巨大的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第五,政党层面的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党的领导主要是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指党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引导人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的思想领导是指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党员和全体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全党和人民的政治觉悟,使全党和人民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行动指南;党的组织领导是指通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党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中去;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揭示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制定并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理顺各种关系,克服各种困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我们把它看作是无形的巨大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创造条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前导力条件的创造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江泽民指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世界社会主义遭受的巨大挫折。为什么苏联这样一个发展了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国家还会解体呢?一些善良的人们产生了疑问和困惑,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忧虑,甚至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中也程度不同地产生了‘信仰危机’。这是客观存在,我们不承认、不正视不行。”《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江泽民在这里指出的“信仰危机”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出了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了问题。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胡锦涛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25页。经过我们党的宣传教育,人民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这也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导性条件。比如硬实力条件的创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穷二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无从谈起,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完成,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候,我国的硬实力开始好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我们有了“两弹一星”。可惜我们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又折腾起来,使得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刚取得的一点硬实力又差不多消失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解决“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性问题,我们开始了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硬实力有了明显提升。有了硬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就有了雄厚的基础。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硬实力条件。再比如,软实力条件的创造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也没有完全搞清楚,把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当成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把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强加给了马克思主义,这从表面看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把社会主义民主变成了“大民主”,这实际上降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力;在改革开放前,把“百花齐放”变成了“一花独放”,把“百家争鸣”变成了“一家独鸣”,广大知识分子受到了迫害,社会主义文化力大大削弱了。在“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众成了运动工具;在“文化大革命”中,踢开党委闹革命,各级党组织瘫痪了,党的领导力大大削弱了。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党开始对各种体制进行改革。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软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软实力的条件。总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条件的过程。创造条件很重要,没有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有了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前导力条件就是开拓力条件,有了它就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硬实力条件确实硬,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软实力条件并不软,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就是写作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用三章阐述前导力条件,中篇用五章阐述硬实力条件,下篇用五章阐述软实力条件。五 结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可战胜的,它不会失败,也不会终结,因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清醒的认识,有坚定的信念,有自觉的实践,我们会为它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使它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王希汉,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曾任乌兰巴托培才学校、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外语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教师。
目录
相关图书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