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一年前,在武夷山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会上,郭永玉教授报告了他关于人格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想,激起了与会同行的浓厚兴趣。2005年5月初他把即将付梓的《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一书书稿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发给我,并请我为该书写序。我欣然地应允了。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厚实而又拓新的著作,甚为难得。人格是指一个现实的人。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认识,通常都包含其外在人格和内在人格两个方面。外在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公开所扮演的角色,是人们看得见的外观;内在人格是人格的隐蔽部分,即我们用来解释决定外在人格的原因,用来阐明一个人为什么会被我们知觉为是这样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林林总总;心理学家们观察个人的外在人格或内在人格的视角也各不同,因而他们对人格的定义往往不同。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人格定义是为所有心理学家所认同的。然而尽管如此,心理学家们对人格的理解,都是从个人的外在人格、内在人格及其交互作用的整体上来把握的,强调独特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稳定性。当代心理学有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着各种各样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人格心理学研究现实的个人,探寻、描述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作整体性的解释。虽然心理学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但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的视角对一个现实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的学科。科学研究都是在一定分析单位(unit of analysis)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分析单位就是用来考察和概括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单位。对心理和行为的分析单位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大致说来,可分为群体、个体和片段行为三个层次。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对于研究什么、研究谁或分析单位并没有限制;但人格心理学家通常是把个人作为分析单位的。例如,我们可以对个人的一些特征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态度、价值观等加以研究,把这些特征整合起来描述一个人的整体形象。我们也可以群体为分析单位,而把群体所具有的特征赋予某个个体。例如,一个人可以被描述为出身于贫穷家庭或富裕家庭;也可以被描述为是出身于单亲家庭或双亲家庭。在这两个例子中人格心理学的分析单位是“个人”而不是家庭。我们还可以片段行为为分析单位,而对个人进行描述时寻求对其某种行为作出解释。例如,对抑郁或躁狂这两种片段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脑中的两种化学信使(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是与抑郁相联系的;这两种神经递质水平的提高是与躁狂相联系的。基于此,我们就有可能对某个人经常出现的情绪抑郁或躁狂作出解释(虽然导致抑郁或躁狂不只是与神经递质有关)。总之,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个人。由于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分析单位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因此早期的(包括近期的)人格心理学著作一直沿袭霍尔和林赛(Hall & Lindzey,1957)的以大的人格理论为结构框架,即阐述精神分析论、特质论、学习论和人本论对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怎么理解的、怎样研究与评鉴的。这种结构框架的优点是让读者能够系统地理解这些理论是怎样探寻、描述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但是随着人格心理学发展,以其他理论取向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而又无法纳入这种结构框架之中;同时这些大的理论对人的描述和解释暴露出的破绽也越来越多。于是便产生了以各种人格研究专题如性别差别、年龄差异、攻击、利他、自我等专题为结构框架的人格心理学著作,以及以大的人格理论和人格研究专题相结合为结构框架的人格心理学著作。本书以人格研究专题为结构框架展示了当代人格心理学的内容,系统地探讨了人格心理学中主要的16个专题,对每一个专题都从历史和现状、理论解释和实证发现的思路加以探讨;并有理论创新,举例如下。例1,本书将大的人格理论与专题的研究成果整合成一种新的架构,形成了一种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既包含几种主要的大理论又有翔实的专题研究发现,而不像国外同类著作那样,完全抛弃大的理论,而是从大的理论开始叙述,只是这种叙述是高度概括的、简略的,以各大理论的开创者为主的,并在随后的专题探讨中再回到这些理论传统并对其加以展开。例2,本书力求整合人格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打通各理论派别间的界限,沟通各个研究专题间的联系,将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整合到一种新的框架中;将不同的理论派别视为不同心理学家对人格的不同层面的探讨,这样它们之间就不是互相冲突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从全书的体系上来看,首先探讨人格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分析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从整体上揭示人格的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四种功能,并将潜意识、攻击、利他和健康等视为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这四种整体功能的具体方面,最后从性别和种族两个角度分析了人格的群体差异,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总结了有关中国人人格的研究成果。全书的这种体系结构首先是以现有的理论和具体研究发现为基础和思想材料,然后再去寻求这些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心理学中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例3,本书揭示了人格心理学的一些具体研究专题之间的关系,使一些分散的研究领域和发现得到整合。作者将人格的生理、遗传和进化视为人格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的三个有着内在递进关系的范畴,阐释了它们之间是逐步还原的关系;在人格的生物学的基础上,进而将生物学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统一到天性与教养的交互作用的范畴下分析了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将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作为人格的整体功能、潜意识、攻击、利他等视为知、情、意及自我功能的具体方面加以论述,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总之,在我看来,郭永玉教授著的《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一书,结构自成一体,学理阐释公允,资料翔实近时,文字简明易懂。我相信,读者们一定会喜爱这本书。它将激起读者探索人格之谜的热情,有力地促进我国人格心理学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是为序。黄希庭 谨识2005年6月于西南师范大学窥渊斋
全部显示∨
序一
序二
自序
1 引论1.1 人格的界说
1.2 人格心理学的性质
1.3 人格心理学的学科结构
1.4 人格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2 人格理论2.1 类型—特质理论与生物学理论
2.2 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
2.3 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
2.4 人格理论简评
参考文献
3 生理机制3.1 唤醒理论
3.2 几种人格特质的生理基础
3.3 大脑不对称性与情绪类型
3.4 人格的生理机制简评
参考文献
4 遗传基础4.1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4.2 遗传的分子机制与人格
4.3 从行为遗传学看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4.4 人格的遗传基础简评
参考文献
5 进化渊源5.1 适应是生命的本质特征
5.2 人性的进化观
5.3 性别差异与进化
5.4 个体差异与进化
5.5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简评
参考文献
6 社会情境6.1 社会与人格的相互作用论
6.2 社会塑造人格
6.3 人格作用于社会
6.4 人格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7 文化背景7.1 人类学的视野
7.2 文化与人格的心理学研究
7.3 文化的共同性
7.4 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7.5 人格的文化背景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8 发展历程8.1 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
8.2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8.3 人格发展理论
8.4 人格发展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9 认知9.1 人格认知理论的基本范畴
9.2 信息加工的人格理论
9.3 有关的研究主题
9.4 人格的认知理论与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10 情绪10.1 情绪的概述
10.2 情绪体验中的个体
10.3 人格的情绪维度
10.4 人格心理学的情绪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11 动机11.1 动机理论
11.2 动机与目的
11.3 人格动机的个体差异
11.4 人格心理学中的动机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12 自我12.1 自我理论
12.2 自我概念
12.3 自尊
12.4 自我同一性
12.5 自我心理学简评
参考文献
13 潜意识13.1 潜意识的界定与事实
13.2 动力潜意识与认知潜意识
13.3 潜意识影响的途径
13.4 潜意识与人格
13.5 人格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14 攻击14.1 攻击的理论
14.2 攻击与人格
14.3 攻击行为的控制
14.4 人格心理学中的攻击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15 利他15.1 利他主义的理论
15.2 利他行为的情绪和动机因素
15.3 利他行为的人格因素
15.4 利他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16 人格与健康16.1 压力、健康与人格
16.2 人格—健康关系模型
16.3 人格异常
16.4 人格与健康问题研究简评
参考文献
17 性别17.1 将性别作为被试变量
17.2 男性化、女性化和双性化
17.3 作为社会文化范畴的性别
17.4 关于性别差异的具体发现
17.5 关于人格的性别差异简评
参考文献
18 中国人18.1 验证与比较
18.2 中国人特有的观念与行为
18.3 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人
18.4 传统性与现代性之关系
参考文献
19 人格测评19.1 测验资料的类型
19.2 人格测评的理论问题
19.3 人格理论与测评方法
参考文献
20 回顾与展望20.1 人格的本质:人性观
20.2 人格理论分歧的维度
20.3 方法论问题
20.4 走向整合
参考文献
中文人名索引
英文人名索引
汉英术语索引
英汉术语索引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