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人口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人口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人口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人口结构:“人口均衡型社会”研究重要议题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变迁
一 1949—1960年:人口增长快速阶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三)“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二 1961—1976年:人口增长波动阶段
(一)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年)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三 1977—1994年:人口增长平稳阶段
四 1995—2000年:人口增长震荡阶段
五 2001—2012年:人口增长膨胀阶段
第三节 人口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人口规模结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1.经济增速下滑
2.人口政策调整
3.城镇化成熟期
4.吸引力下降
二 人口空间结构:人口向分散化发展,聚集势头较为突出
1.功能定位
2.经济结构
3.资源配置
三 人口素质结构: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人才资源仍较匮乏
1.就业结构不合理
2.政策性屏蔽
3.国际化人才匮乏
4.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
5.人才吸引力减弱,人才流失问题突出
四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红利处于高峰期,少子老龄日益凸显
五 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出生性别失调,性别不平等问题突出
第四节 人口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普适型”人口政策向“内生型”人口政策转变
二 人口规模聚集向人口均衡发展转变
三 人口总量阶段向人才时代转变
四 人口负债向人口生机转变
五 人口性别失衡向人口性别均衡转变
第二章 家庭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家庭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家庭功能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性标志
第二节 家庭结构的变迁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家庭结构变迁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结构变迁
第三节 家庭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家庭规模小型化
二 家庭类型多样化
1.“联合国”家庭增多
2.漂泊家庭规模庞大
3.空巢家庭逐渐增多
4.“丁克”家庭数量增多
5.单身家庭数量增多
三 家庭关系复杂化
四 家庭功能外部化
第四节 家庭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明确家庭政策地位
二 明确家庭福利主体性
三 以发展家庭能力为目的
第三章 就业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就业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就业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优化就业结构: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
第二节 就业结构的变迁
一 计划体制时期的就业结构变迁
(一)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变动不匹配
(二)形成并巩固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和结构
(三)统招统配的就业制度和单一体制的就业结构
二 市场体制时期的就业结构变迁
(一)两种就业体制的转换(1978—1993年)
(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的就业体制(1994—2002年)
(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时期的就业体制(2003—2012年)
第三节 就业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协调性
二 就业的结构性压力和矛盾更加突出
三 就业结构的体制性固化问题难解
四 就业质量或体面就业方面痼疾重重
五 就业“职—住”空间结构呈高度分离状态
第四节 就业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的关键在于推动三产就业高端化
二 就业难的结构性压力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并逐步得到缓释
三 就业体制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和社会化救济相结合的原则
四 提高就业质量、促进体面就业,将是就业结构内涵调整新方向
第四章 收入分配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收入分配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收入分配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收入分配结构均衡: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第二节 收入分配结构的变迁
一 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分配结构变迁
二 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变迁
三 区域收入分配结构变迁
1.区域收入分配差距梯度化格局已定型
2.区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显著
3.区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趋势慢于城镇居民
四 行业收入分配结构变迁
1.最高行业工资收入增速快于最低行业工资收入增速
2.最高与最低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大
3.在岗职工工资被平均问题突出
第三节 收入分配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失之偏颇
二 收入分配的构成不合理
1.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2.收入增长滞后于财政增长
3.收入增长滞后于物价上涨
三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
1.初次分配不合理
2.再次分配不公平
3.权力与资本介入收入分配过程,带来“无创新性财富积累”的负面效应
第四节 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改革的目标是缩小差距、共同富裕
二 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
三 改革的条件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四 改革的突破途径是加强民生建设
1.加大民生建设财政保障支持
2.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
3.下决心花大力气解决民生老难题
第五章 消费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消费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消费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消费结构优化:走向消费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消费结构的变迁
一 消费水平的变迁
1.城乡消费水平的变迁
2.城镇与乡村居民间消费水平的变迁
3.区域居民消费水平的变迁
二 消费层次的变迁
1.恩格尔系数的视角
2.生存、享用、发展型消费的视角
三 消费模式的变迁
第三节 消费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经济运转下行,消费形势严峻
二 收入差距较大,消费层次较低
三 高房价高物价,消费质量不高
四 社保建设滞后,消费后劲不足
五 政府消费趋于规范,公共消费下降
第四节 消费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缩小收入差距,消费结构优化基础
二 完善社会保障,减少消费顾虑
三 控房价稳物价,提振即期消费
四 转变政府职能,购买社会服务
第六章 城乡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城乡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城乡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城乡结构均衡一体:城乡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 城乡结构的变迁
一 1949—1960年:城乡结构建构阶段
(一)城乡结构黄金时期(1949—1952年)
(二)城乡结构向好时期(1953—1957年)
(三)城乡结构转折时期(1958—1960年)
二 1961—1976年:城乡结构固化阶段
三 1977—2001年:城乡结构松动阶段
(一)城乡结构徘徊时期(1977—1989年)
(二)城乡结构开放时期(1990—2001年)
四 2002—2012年:城乡结构复杂阶段
第三节 城乡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加剧
1.城乡有别的收入分配体制
2.城乡有别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3.城乡有别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4.城乡有别的投入机制
二 城市发展的异质性强化
1.“人本”二元化特征
2.“物本”二元化特征
3.行政化户籍供给模式市场化逻辑
三 城市社会运行风险凸显
1.传统自然风险不能忽视
2.现代社会风险猛烈袭来
3.民众尚欠缺现代化意识
第四节 城乡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
1.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要以缩小城乡差距为导向
2.走城乡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
3.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4.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二 实现城市内部一体发展
1.“人本”二元性向一元化转变
2.“物本”二元性向一元化转变
3.“人才”集体户是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突破口
三 实现城市生态安全发展
1.提高城镇化质量
2.调整城市发展战略
3.加快首都人的现代化
第七章 区域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区域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区域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区域结构均衡:驱动城市战略定位转移
第二节 区域结构的变迁
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区域结构变迁
二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区域结构变迁
三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的北京区域结构变迁
四 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北京区域结构变迁
第三节 区域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区域结构的经济特征:区域经济建设差距不断拉大
1.功能区之间经济总量差距不断扩大
2.功能区之间三次产业构成不协调
3.功能区之间人均GDP差距持续扩大
4.功能区之间企业法人数量差距明显
二 区域结构的民生特征:区域民生建设缺口不断扩大
1.民生投入结构
2.卫生医疗资源配置错位
3.教育资源配置错位
三 区域结构的社会结构特征:区域社会结构子结构差距显著
1.城乡结构
2.就业结构
3.收入分配结构
4.消费结构
第四节 区域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二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三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四 确立正确的城市定位
第八章 社会组织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社会组织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社会组织:多元治理主体之一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变迁
一 社会组织发展初始化时期(1950—1980年)
二 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时期(1981—1997年)
三 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时期(1998—2013年)
第三节 社会组织阶段性特征
一 社会组织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
二 总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三 政社不分,官办多、民办少
四 “双重管理”体制与社会组织运行服务管理不到位
五 社会组织内生发展存在困境
第四节 社会组织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加强社会组织理念建设
1.转变政府观念
2.培育公民意识
二 加强社会组织制度建设
三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加快推进“政社分开”
四 破解“双重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组织运行服务管理体系
五 加强和完善社会组织内生型发展
第九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社会阶层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社会阶层结构均衡:意味着“橄榄型”中产社会的生成
第二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
一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社会阶层结构
二 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阶层结构
三 1957—1977年:“大跃进”、调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阶层结构
四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
第三节 社会阶层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橄榄型”却不是中产社会
1.中产阶层所占的比例小
2.该大起来的阶层质量低
3.该小下去的阶层社会地位上升难
二 城乡分割的阶层体系
三 阶层结构的四个世界
四 阶层结构的断裂倾向
第四节 社会阶层结构优化及趋势
一 中产社会培育与生成
1.阶层质量转型阶段
2.内、外结构均衡发展
3.遏制权力与资本互嵌
二 提高中间阶层的质量
1.新产业结构体系建立与职业结构优化
2.人口政策影响中间社会阶层结构变化
3.老中间阶层缩减与新中间阶层兴起
三 创置下层向上流动机制
1.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2.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3.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培训
四 弥合社会阶层结构裂痕
1.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
2.社会包容性平台的创建
3.积极构建国家治理体系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