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武汉棉纺织业问题研究:1915~1938
-
作者: 刘岩岩责任编辑: 卢小生出版时间: 2016-04-01ISBN: 978-7-5161-7557-6字数: 239千字浏览人数: 243次所属丛书: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文库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本书以1915—1938年武汉棉纺织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其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问题展开论述,并对由此形成的“武汉模式”进行分析。第一章对武汉棉纺织业资金来源和运行状况进行考察。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创建之初,很大一部分资本来自本地商人投资,商业资本在提供资金的同时,其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也影响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轨迹。沿海工业资本在内地的投资密切了武汉棉纺织业和沿海同行业之间的联系,武汉本地的银行、钱庄和票号所构成的货币金融系统对棉纺织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裕华纱厂、申新四厂、第一纱厂、震寰纱厂在发展过程中融资方式各有不同,处理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资金积累和分配这三对关系的不同方式,决定了其日后的发展趋势。第二章论述武汉棉纺织业技术引进、内化和取得的成效。在技术引进方式上,主要通过在华洋行的代理、派人出国考察和国外厂家推销这几种方式进行。在技术内化方面则要考虑引进技术与经济社会环境、纱厂发展、生产原料和企业软实力相一致,并注重对内化结果的巩固。由于不同纱厂内部构成的差异,在技术的引进、内化和创造方面有各自特点。通过与上海等其他棉纺织基地的对比发现,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在科技运用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引进和内化机制,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动力明显不足,成效不高。第三章探讨西式“科学管理法”和治理结构在武汉棉纺织业中的演进和实施情况。在内部管理体制上,武汉棉纺织业经历了晚清衙门式的管理、民国初期的“工头制”,到20世纪20年代后逐步向以职业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为核心的西式管理体制转变。这两种体制在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发展过程中都发挥过重大作用,其转变过程充满反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现出新旧管理体制并存的二元化格局。武汉棉纺织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管理模式,在管理人员的整顿、生产管理、工人管理、工资管理和会计制度的改革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申新四厂在推行科学管理的同时,还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福利制度和企业文化。在外部治理结构上,随着公司制的传入,武汉棉纺织业根据发展程度和规模大小选择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治理结构。第四章考察武汉棉纺织产品同沿海产品在武汉本地市场的竞争,以及对国内中、西部市场的开拓情况。武汉棉纺织产品本质上属于对进口产品的“二次进口替代”,投入市场后,必然会对传统的商业模式产生冲击:一方面会加速武汉周边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并导致传统商路的升级;另一方面在武汉地区曾一度部分替代了沿海产品,并以长江为纬,平汉、粤汉线为经,新的商业网络和商业结构逐步形成。在市场开拓方面,武汉棉纺织品要同“洋货”竞争,上海、无锡等沿海城市的棉纺织品也深入内地,一起争夺有限的市场,并共同演绎了“市场西拓”的浪潮。“市场西拓”是武汉棉纺织业以市场为导向,因为生存发展需要,在经济规律支配下的主动选择,这和1938年因为战争而引发的“军事西迁”迥然不同。综上所述,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既有发展的一面,又因其自身缺陷发展得不够充分,但总体上看,发展的一面多于不发展的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武汉工业化进程,对武汉由传统内地商业中心向工商一体的近代化城市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1915—1938年武汉棉纺织业 资金 技术 管理 市场AbstractThis dissertation studied Wuhan cotton textile,discussed several questions of capital,technology,management and marke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nalyzed the“Wuhan mode”based on it.The first chapter investigated the source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capital of Wuhan cotton textile.At the beginning of Wuhan cotton textil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most of the capital was from the local businessman's investment.When supplying capital,the speculative and the uncertainty of business capital affected cotton textile's development track.The investment of Coastal industrial capital in hinterland strengthen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Wuhan cotton textile and coastal industry,and the the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 made up of the loacal bank of Wuhan,old style Chinese private bank also produced far-reaching influ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textile.Yuhua cotton mill,the Fourth cotton mill of Shenxin,First textile mill and Zhenhuan cotton mill had different financial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which were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business capital and industrial capital,private capital and borrowed capital,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determining the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ed Wuhan cotton textile's technology import,internalization and achievement.The ways of technology import,were mainly through purchasing agent of foreign firm in China,sending people abroad to investigate and promote sell of foreign factory.The internalization of technology considered the introducing technology comply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textile mill development,production materials,enterprise soft power,and focused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internalization results.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nal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textile mills,they ha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intro duction,internalization and creation of technology.Compared with Shanghai and other industrial cities,due to a lack of effective technology import and internal mechanism,the technology use of Wuhan cotton textile had some development,but obviously underpowered that effect is not high.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d the evolution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western-styl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Wuhan cotton textile.I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Wuhan cotton textile experienced praetorium type manegement in later Qing Dynasty,foreman system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and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western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re of which were professional manager and engineer.Both the two system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uhan cotton textile in Republic of China,and made the transformation complex,showing dualistic structure coexistence old and new management for a long time.Wuhan cotton textile chosen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odel depended on its situation,and made progress in the manager's regulation,production management,workers management,salary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system reform.In promot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the Fourth cotton mill of Shenxin formed its own unique welfare system and enterprise culture.In external management structure,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orporations,Wuhan cotton textile chosen Co.,LTD and infini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ir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the size of the enterprises.The fourth chapter inspected the market competition between Wuhan textile product and coastal products in local market,and the market development in central and west regions of China.Wuhan textile products in essence belonged to Second Imported Substitution,when input market,obviously brought about impact on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which sped up the dissipation of natural economy around Wuhan area and led to the upgrade of trade route,and once replace the coastal industrial products in Wuhan market,and by the Yangtze river,PingHan and YueHan railway,the new commercial network and commercial structural formed gradually.In market development,Wuhan's cotton textile products must competed with foreign goods,at the same time,the product of Shanghai,Wuxi and other coastal cities also came into inland to compete for the limited market,and formed Market-Westward,which was market -oriented,because of the survival development needs,the active choice in economic logic,and different from the Political-Westward in 1938 due to the Anti-Japanese-War.To sum up,Wuhan cotton textile had development side,however,because of its own defects,the development was inadequate.As a whole,there was moer that was development than undevelopment,which promoted the pac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Wuhan,and ha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ransformation for Wuhan from tradi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in hinterland to a modern city with commercial and industry.Key Words:1915 -1938 Wuhan cotton textile capit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marke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近代中国在经历了西方先进工业国的掠夺等一系列惨痛经历后,有感于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 李鸿章:《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卷二,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第46页。 此类文章如袁为鹏的《清末汉阳铁厂厂址定位问题新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
1949年后,武汉在较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部类基本齐全、体系基本完备的工业城市,其中棉纺织业成绩尤为显赫,“历经百年兴衰演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建设,全市已形成了以棉纺织印染为主,包括色织、复制、针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织、服装、合成纤维、纺织机械和纺织器材等行业的综合性纺织工业体系。”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首先,从学术意义上说,研究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诸问题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近代工业史研究。有关区域工业史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正如相关学者所说:“翻开涉足中国早期工业化问题的有关内容,则几乎都是以‘五口通商’为契机而引发的以上海、江浙一带为主要内容的局部工业化史。”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1840—1949)》,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2001年,第1页。
其次,从理论意义说,研究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问题是对工业化理论的丰富。“工业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变革,它与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对工业化的研究最早是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 刘义程:《发展与困顿:近代江西的工业化历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1840—1949)》,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2001年,第15页。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最后,从现实意义来说,本书研究有助于当今武汉棉纺织业摆脱发展中困境。武汉棉纺织业在1949年之后发展迅速,“所拥有的棉纺纱锭数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天津;棉布织机数居第四位,仅次于上海、无锡、南通;棉纱年产量居第三位,棉布年产量居第五位,印染布年产量居第五位,纺织工人数居第三位”。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选题研究时间段为1915—1938年,其间主要经历了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两个时期。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从起点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这种影响从沿海辐射到内地,武汉民营棉纺织业的发展以1915年第一纱厂的创办为标志,比沿海地区晚了一年左右。1915—1938年的这段时期内,武汉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总体上较为稳定,虽然也经历了1926年“武昌围城”的战乱、1927年“宁汉对峙”导致的经济封锁和1931年武汉水患造成的巨大损失,但大体上依然具有连贯性,工业发展中的资金来源、技术引进、管理经营和市场开拓尚能在相对一致的经济环境下进行。到1938年,中日全面战争战火波及武汉地区,当地棉纺织企业要么因为军事原因西迁到内地进入战时发展状态,要么沦为日本殖民经济的一部分,整个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客观上割裂了研究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在这段时间,武汉棉纺织业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915—1923年属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发展期;1924—1928年6月为第一个萧条期;1928年7月至1931年6月逐步走出困境,发展又稍有起色;1931年7月至1936年6月陷入长达5年的衰落期;1936年7月至1938年6月是沿海和武汉工业西迁大后方之前的“畸形繁荣”时期。
从空间上看,之所以以武汉为中心进行考察,是因为其在发展棉纺织业方面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棉纺织业最主要的原材料是棉花,地处盛产棉花的江汉平原,武汉地区发展棉纺织业在棉花供给方面是不成问题的。“湖北居我国中部,江河交贯,气候温和,为国棉之第二产区,产量常在220万石左右,约占全国1/4,每年输出国外及内地各埠,为数极巨。” 黎莘:《湖北棉业概况》,《汉口商业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第27页。 鲍幼申:《建设武汉为中国工商业中心问题的商榷》,《汉口商业月刊》1935年第2卷第11期。
本书所考察的“棉纺织业”,不同于中国古代以农业副业形式存在的手工纺织业,其最大的特点是“动力纺织机器和工厂化生产方式的逐步引进” 《中国近代纺织史》编辑委员会:《中国近代纺织史》下卷,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第三节 学术前史
民国时期,经济学专家就对中国棉纺织业进行了大量调查,并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其中很多成果涉及武汉棉纺织业,如方显廷的《中国之棉纺织业》(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巫宝三、汪馥荪等人编写的《中国国民所得(1933)》(中华书局1947年版),龚骏的《中国都市工业化程度之统计分析》(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刘大钧的《外人在华投资统计》(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年版),王子健、王镇中的《七省华商纱厂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以及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写的《武汉之工商业》,都对武汉棉纺织业的发展进行了考察。
20世纪50年代,严中平的《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以翔实史料着重论述了1840—1937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历程,并在工业资本等领域的具体研究中涉及武汉纱厂。同时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科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这两套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为研究近代武汉棉纺织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近代武汉棉纺织业有关的资料汇编和地方志还有很多,如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湖北省志·工业》(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曾兆祥主编的《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选辑》(湖北省志贸易志编辑室1986年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荣家企业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和裕大华纺织集团史料编辑组主编的《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史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近2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学术界风气日趋开放,过去的许多冷门和“禁区”都成为研究重点,这个时期关于棉纺织史的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显得颇为丰富。这些著作和文章,有的是从宏观上对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进行论述,如《中国近代纺织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版)、彭南生的《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棉纺织业为例》(《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戴鞍钢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再考察——以棉纺织业为中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林刚的《1928—1937年间民族棉纺织工业的运行特征》(上、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2004年第1期)、《试论列强主导格局下的中国民族企业行为——以近代棉纺织工业企业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有的选取某个地理区域或某个典型企业从微观层面上进行分析,如王菊的《近代上海棉纺业的最后辉煌(1945—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姜铎的《略论旧中国裕大华资本集团》(《江汉论坛》1987年第3期)、罗萍和黎见春的《20世纪20年代的动荡政局与民营企业险中求生的经营策略——以裕华、大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兰州学刊》2010年第6期)、宋红伟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应变时局的策略研究——以抗战胜利前的裕大华纺织企业集团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贺水金的《近代民族工业永纱企业的经营战略——规模化与多角化并举》(《改革》1998年第6期)、汤可可和钱江的《大生纱厂的资产、盈利和利润分配——中国近代企业史计量分析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等。
国外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发展方面颇有心得,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日本学者森时彦的《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该书利用棉纱和棉花价格变动的丰富史料,揭示了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规律。美国学者陈锦江的《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全面探讨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中官员、政府和商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湖北纺纱官局。费维凯的《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以点带面,以清政府创办的包括华盛纱厂在内的几个著名官督商办企业为考察对象,试图揭示中国早期工业发展在特定领域的部分规律。
通过对已有关于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史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著述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述。对近代武汉棉纺织业的研究,除了集中在裕华纱厂外,还散见于以武汉城市和湖北工业发展为主体的综合著述中,比较典型的有苏云峰的《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1860—1916)——湖北省》(台湾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皮明庥主编的《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徐鹏航主编的《湖北工业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殷增涛主编的《武汉对外开放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而有关近代武汉内地棉纺织基地体系完备的综合研究却尚未问世。如果用工业发展中的相关命题对已有关于棉纺织业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就会发现相关研究工作还有很大挖掘空间。
一 资金问题上,前人研究的成绩和不足
棉纺织业要发展,第一个要义就是资金来源问题,严中平分析了1914—1922年创办的49家纱厂后指出:“新建纺织公司中,以商人的投资为最多。”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页。
关于近代武汉工业的资金问题,罗翠芳探究了近代汉口商业资本的作用和特点,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汉口商业资本因帝国主义工业品的强大优势,不愿过多投资近代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商业资本大量投资制造业,成为汉口商业界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商人直接投资工业,直接推动了武汉近代工业的发展,一部分商人资本也在此过程中转变成了工业资本。” 罗翠芳:《近代汉口商业资本探微——兼论近代中国商业资本》,《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82页。
二 技术问题上,前人研究成绩与不足
科学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引进先进技术就成了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重要工作。“技术引进是工具机器和使用方法与过程两部分引进构成的有机整体”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4),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3页。 贺水金:《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对外引进》,《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1998年第1期。 张东刚、李东生:《近代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研究》,《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 [日]富泽芳亚:《20世纪30年代中国纺织技术人员对日本纺织业的认识》,丁日初编:《近代中国》第十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 [日]清川雪彦:《日商纱厂在中国棉纺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地位与影响》,维特孚译,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63页。
目前对近代武汉工业技术问题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基本的文献编纂和史实描述层面,比较零散地分散在《湖北省志·工业》、《武汉市志·工业》这些资料汇编辑里面,徐鹏航主编的《湖北工业史》也有相关内容,但仍属于通史体例的简单描述。关于武汉棉纺织业对科学技术的引进、内化与创新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基本属于空白,甚至连一篇专门研究的文章都没有。
三 管理问题上,前人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民国时期在“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论战的大背景下,很多学者在大力倡导中国应积极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如何管理工业也纷纷著书立说、献计献策。典型著作有王正廷的《工厂管理法》(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孙洵侯的《现代工业管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张廷金的《科学的工厂管理法》(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等。近来的研究成果中,汤可可以近代无锡的民族企业为例,认为在民族工业诞生初期,以工头制为核心的旧式管理机制因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所以取得较大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头制的弊端越来越显露,这也促使资本家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建立以厂长—工程师制为代表的新的管理制度。 汤可可:《近代企业管理体制的演进——无锡民族资本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性转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张忠民:《20世纪30年代上海企业的科学管理》,《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丁汉镛:《试论近代中国纺织企业经营管理的历史演进和经验》,《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16页。 赵波、吴永明:《近代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博弈分析——以荣氏企业为中心的讨论》,《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第124页。
近代武汉棉纺织业管理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多出现在一些企业史研究成果中,如蔡树立的《抗日战争前汉口福新第五厂和申新第四厂的劳资关系和工人运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9年第4期)、姚会元的《“裕大华”及其经营管理》(《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罗萍的《裕大华企业集团发展之路研究(1912—1937)》(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等。目前关于近代武汉棉纺织业研究成果往往把视角局限于某一家企业,没能抽象出不同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共性,缺乏整体视角研究。
四 市场问题上,前人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郑友揆撰写的《1840—194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不但论述了这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还着重探讨了1929年后银价波动和中国关税自主对民国工业的影响。武汉地区的机制工业品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后,为了自身进一步发展势必要努力开拓国内市场,这样就和周围的城市尤其是长江沿岸的城市建立了以工业品为纽带的新型贸易关系。在这点上,皮明庥主编的《近代武汉史》把武汉同沿江的沙市和重庆进行过比较,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深入挖掘。相关论文不多,有代表性的是黄汉民的《长江口岸通商与沿江城市工业的发展》,他认为,“长江沿岸由东向西逐渐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汉口、重庆4个城市中心为主的狭长工业带。这条工业带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近代化,并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黄汉民:《长江口岸通商与沿江城市工业的发展》,丁日初编:《近代中国》第九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樊卫国:《二十世纪前期长江沿岸城市的外贸互动关系》,《档案与史究》2006年第6期。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近几十年来有关武汉棉纺织业的研究虽然有数量可观的成果并且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相关研究体系尚不完善,研究盲点比较多,在用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这四大命题对其专项研究方面,力度还很不够。
著名经济史专家严中平说过,研究中国经济史要有新材料、新问题和新观点,吴承明后来又补充了一条:新方法。近代武汉棉纺织业的研究在材料挖掘和使用方面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已有的研究近代武汉工业发展的成果中,里面所使用的材料往往大同小异,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三联书店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两套《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湖北省志·工业》和曾兆祥主编的《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选辑》引用率最高,这些著作是一个时期学术领域的佳作,有可取之处,但科学研究讲究推陈出新,做历史更要有不断挖掘第一手史料的毅力,尤其要特别关注研究领域的档案资料和过去的报刊资料。近代有关武汉的档案主要藏于武汉市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其中武汉市档案馆藏有1949年以前的档案共189宗,17.7万册,这些档案大部分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中有数量可观的关于武汉典型工矿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发展和商业团体的第一手资料。抗战时期迁到大西南的武汉工矿企业的档案很大一部分保存在重庆市档案馆。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关于近代武汉工业的档案多集中在国民政府工商部、事业部、经济部和商标局等卷宗中。资料虽然丰富,但在近代武汉棉纺织业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珍贵资料却被尘封,甚至湖北省档案馆和武汉市档案馆所藏的许多档案资料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民国时期武汉的棉纺织业为例,当时几家著名企业如裕华纱厂、震寰纱厂以及申新四厂的档案都被系统、完整地保存在武汉市档案馆里,但是,这些资料在学者的研究中尚未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在报刊利用方面,武汉本地的《武汉日报》、《汉口商业月刊》、《工商月报》、《经济评论》等资料的利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更谈不上对全国性报刊如《工商半月刊》、《实业统计》、《纺织周刊》等资料的发掘使用了。另外,武汉或者湖北地方志、文史资料、亲历过近代武汉棉纺织业者的回忆录也需要在研究中进一步得到体现。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本书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1915年为上限、武汉会战爆发时的1938年6月为下限,把民国武汉棉纺织业作为研究对象,以裕华纱厂、申新四厂、第一纱厂、震寰纱厂这四家诞生于民国成立之后的民营纱厂为中心,着重考察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弄清其发展背景、发展路径、发展成效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就民国武汉棉纺织业的发展模式展开探索,总结有别于沿海同行业发展套路的“武汉模式”。具体而言,在研究过程中,围绕以下四大问题逐步加以详细分析。
(一)武汉棉纺织业的资金问题
工业发展首先需要资金启动,以第一纱厂、裕华纱厂、申新四厂、震寰纱厂为代表的四大纱厂的资金运作情况各有不同,这直接决定了它们日后不同的发展模式,所以弄清资金的来源、运作和流向是研究民国武汉棉纺织业的第一步。
(二)武汉棉纺织业的技术问题
工业企业在注入一定资金后,要图发展,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技术人才是势在必行的。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在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内化上的不同特点,揭示了这一时期整个工业的技术使用特征。
(三)武汉棉纺织业管理问题
民国时期武汉工业区别于清末武汉工业的一个最大特征是管理方式的不同。资金充裕、技术先进的洋务企业逃脱不了夭折的命运,武汉棉纺织业是重蹈覆辙还是另辟蹊径?工头制在武汉棉纺织业发展初期曾发挥过一定作用,后来随着其弊端的日益明显则开始向西式“科学管理”过渡,武汉棉纺织业在用工制度、生产管理、工资管理、财会制度上都经历了一系列显著变化,在具体棉纺织工业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则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四)武汉棉纺织业市场问题
经过了资金的运作、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引进,武汉棉纺织业已开始正常运转,生产的工业品能否被市场接受是最为关键的,否则前面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武汉制造的棉纺织品市场销路如何?有哪些优势?把武汉棉纺织品的市场问题阐释清楚,厘清其和进口产品、沿海制造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武汉棉纺织品向国内西部地区流入是必然趋势。
在对上述四大问题分析基础上,本书最后以宏观视角,分析1915—1938年武汉棉纺织业的发展与不发展,并对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在近代武汉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做一个全方位的考察。
二 研究方法
本书根据工业发展涉及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这四个理论命题,并结合民国武汉棉纺织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运用历史学、金融学、统计学、技术社会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采用计量分析的形式对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的发展与不发展问题进行整体考察。具体而言,本书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其一,实证方法。通过广泛地寻找各种第一手资料,然后对其深入挖掘、梳理和提炼,对涉及武汉棉纺织业的资本数量、生产设备、人才数目、产品流向等数据力求准确,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复原一幅较为客观的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发展的历程图。
其二,计量分析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力求精确评估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发展程度,在占有丰富和连续完整的史料基础上,计算出诸如生产指数、资本增长指数、工业产品生产量、利润率等指标,使问题的阐述更有说服力。
其三,比较分析法。通过武汉本地纱厂和沿海纱厂、外资纱厂的比较,以及武汉本地不同纱厂间的比较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性质的棉纺织企业在处理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问题上采用的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大相径庭。
三 创新点
(一)从“汉口模式”到“武汉模式”
近代武汉的工业发展是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与其他地区工业发展一样,经历了重重艰难,取得了缓慢发展。即使缓慢发展,但仍然被笼罩在武汉高度发展的商业文明光环下。任放教授在近代化启动问题上提出了“汉口模式”,认为“中国存在以商业革命为主导的近代化模式,汉口堪称典型”。 任放:《汉口模式与中国商业近代化》,载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任放:《汉口模式与中国商业近代化》,载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任放:《汉口模式与中国商业近代化》,载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对于任放教授的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其在诠释清末尤其是汉口开埠后该地区近代化的推进模式方面非常准确和到位,但“汉口模式”是否适合民国时期整个大武汉地区的近代化转型有待进一步商榷。首先,武汉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商业传统的城市是人所共知的,它的商业文明自然高度发达。但是这种商业实力单靠外界的刺激,在民国时期国内民族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是否能有效地推动武汉近代化发展,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商业发展不会自然而然地或不可避免地走向工业化。” [美]W.W.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2页。
(二)近代武汉棉纺织业发展语境下的“二次进口替代”
现代经济学中的进口替代是指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通过发展国内工业生产取代进口工业品,近代中国的进口替代工业最先发生在上海等沿海地区。这样,武汉市场上不但充斥着大量“洋货”,同时沿海地区进口替代工业品也纷纷到武汉抢占市场。近代武汉工业崛起后,本地的工业品逐步替代上海制造的国产工业品,这就形成了中国内陆城市工业对沿海工业的“二次进口替代”现象。本书以武汉棉纺织品为中心,就“二次进口替代”出现的原因、发展路径和影响进行研究。
(三)地方史路径的突破和“市场西拓”概念的提出
争取突破地方史研究路径,把近代武汉棉纺织业的发展置身于中国工业化历程和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去,而不是仅仅把课题定义为狭隘的近代武汉地方工业史。一方面,国外资本和中国沿海城市的资本角逐武汉的工业市场;另一方面,武汉棉纺织业也深入内地或开设代销机构,或投资创办分厂,以各种方式去寻找生存空间,这种向西发展的现象不同于抗战时期武汉工业因为战争而进行的被动的“军事西迁”,是一种遵循经济规律和工业布局理论的一种有选择性的主动西进,可将其定义为“市场西拓”。“市场西拓”和“军事西迁”有何联系?相互之间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问题有待深入挖掘。
相关图书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