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此书初稿完成于两年前。初稿“后记”云:本书包含了若干曾困扰自己的思想。写作此书使我感到,写作不仅是为了表达自以为得意的思想,有时更是为了摆脱自己厌恶的许多念头。这种努力或可被褒扬为“直面……”的勇气,但在我,主要还是为了用文字的符咒来祛除其恶魔般的魅力。因为它们曾惊扰我的心神。两年多中,书稿中的诸多想法却仍然时常来访,执著如怨鬼,纠缠似毒蛇,与生存境况难解难分。这促使我又读了一些书,作更为深入的探究,在内心反复驳难,自为论敌。内心由此常常撕裂,但一些观点经此过程更趋成熟,渐渐心安;可是也有困惑滋深,乃至形成心灵黑洞,顿生“无赖”(无所依赖)之感的恐惧与战栗。由于不属于本书的某种原因,初稿从出版社又回到手中,翻阅之下,既有惊惶之处,如发现当下盘踞心头的早已在书中写出;也有愧悔之意,乃出于今日之我对昨日之我的厌弃;当然,也仍然有令我感到自信而笃定的地方。但是总的说来,是不堪回首。只想从头重新写过。可是,如今还只是在原稿上做了“加减乘除”而已:“加”者增写,“减”者芟夷;“乘”是凸显一些观点,“除”则是疏通、贯穿全书的观点。至于原稿中早已写出,但时下颇为风行的话题,则索性不加改易,因为自有观点在,存其本真而已。痛定思痛,对当初心中所掠过的迷狂的感觉、反叛的激情、危险的思绪有了初步的清理:形而放者谓之美。美学是一切学科的解构力量,也是解放动力。“形而放学”反抗“形而上学”的虚妄统治,解构“形而下学”的“器”的实物统治,回到原本充满“活的形象”的生活世界。而一旦洞悉审美是生活世界的根基,就可以对生活世界的一切方面进行美学解析,揭示政治、经济、伦理、艺术等人类基本生存境域的“虚构性”及其感性魅力的生成机制,从而使美学能够直接对现实发言。由于美与人类文化的一切创造一样,都源于人的有限性与可错性,竟可推论,美是恶的象征;以至人类的一切生存境域都无法彻底挣脱美的诱惑与控制,美学探索就必须成为哲学变革的前提……就我而言,美学乃是情性之学,生存之学;是天学,也是心学;是通灵之学,也是世俗之学,故每个人都无法逃学“美学课”。生存中的悲喜酸辛、游戏幻梦、希望绝望,皆寓于其中。故倡言美学乃哲学最高形态,是耶非耶?亦稍见心意心态、心声心画也。一次偶然的机缘,遇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李炳青老师,贸然地从网上邮去书稿,得到了炳青老师的肯定。书稿的修改过程,也得到炳青老师的悉心指导。特此表示衷心的谢意!骆冬青2004年8月10日于金陵益疑斋
全部显示∨
绪论
第一章 梦想的目光
第二章 正大光明
第三章 物的神经
第四章 灵魂的边界
第五章 身体与心体
第六章 虚事求是
结语 相·象·像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