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论
一 当代唯物主义的困惑:二元论为何死灰复燃、悄然升温
二 国内二元论的研究现状
三 发展唯物主义的方式和研究二元论的意义
第一章 二元论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二元论及其分类
一 宗教神学的二元论
二 哲学中的二元论
第二节 原始的灵魂观念
一 原始文化中的灵魂观念的发生学研究
二 分析哲学关于原始灵魂观念的语言发生学研究
第三节 古希腊哲学中的二元论
一 柏拉图的实体二元论
二 亚里士多德的属性二元论
第四节 中世纪哲学中的二元论
一 中世纪哲学与基督教
二 托马斯关于灵魂的学说
第五节 近代哲学中的二元论
一 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
二 斯宾诺莎的属性二元论
第二章 感受性质:二元论反击唯物主义的“利剑”
第一节 问题之源起
一 笛卡尔哲学与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
二 布伦塔诺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
三 作为心理特征本质属性的感受性质
第二节 “感受性质”的概念家族
一 布洛克关于现象意识的说明
二 内格尔对意识经验的说明
三 丹尼特关于感受性质的说明
第三节 基于感受性质的种种论证
一 自然科学的证据
二 知识论证
三 模态论证
四 怪人论证
第四节 唯物主义论“唯物主义的遗漏”
一 同一理论对感受性质问题的同化
二 取消主义对感受性质的排除
三 功能主义对感受性质问题的反驳
小结
第三章 实体性心灵:实体二元论的辩护
第一节 福斯特的“保卫”策略
一 二元论的5种替代方案及其批评
二 反对二元论的四个理由及其答复
第二节 贝洛夫的超验心理学的二元论
一 超验心理学及其特征
二 超验心理学与基础的二元论
三 超验心理学的证据问题
小结
第四章 副现象性心灵——副现象论与唯物主义因果观中的“问题”
第一节 副现象论及其历史
一 副现象论的含义
二 副现象论的历史
第二节 副现象论的最新论证
一 对副现象论的正面论证
二 对副现象的反面论证
第三节 唯物主义对“反常”的同化
一 金在权关于随附论问题的一些说明
二 因果排除原则
小结
第五章 “意识是普遍属性”:泛心论的反攻倒算
第一节 泛心论的定义、历史与主要的论证形式
一 泛心论的定义
二 泛心论的历史考察
三 泛心论的主要论证形式
第二节 代泛心论的主要理论形式
一 Charles Birch的泛经验论(panexperientialism)的立场
二 西格尔的泛心论
三 内格尔的泛心论立场
第三节 麦金对泛心论问题的考察
一 泛心论的优点
二 强的泛心论与弱的泛心论
三 泛心论与麦金的心灵观
小结
第六章 作为“自然现象”的心灵:二元论与自然主义的“联姻”
第一节 查默斯对意识的说明
一 意识现象是真实的存在
二 意识的双重生活
三 困难问题与容易问题
第二节 自然主义二元论
一 对传统唯物主义的批评
二 自然主义的二元论
第三节 问题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改进
小结
第七章 量子力学——新二元论与唯物主义论的资源争夺
第一节 量子意识理论简介
一 量子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
二 量子物理学与意识
三 哥本哈根的量子意识理论
第二节 斯塔普的量子意识理论
一 量子规律是一种心理物理的规律
二 相互作用的二元论
第三节 彭罗斯与哈默罗夫的量子意识理论
一 对意识的人工智能方案的批评
二 微管量子意识理论
三 批评与回应
小结
第八章 脑科学:新二元论与唯物主义的不同利用
第一节 李别特的“有意识的精神场”
一 意识延迟实验与自由意志
二 有意识的精神场理论
第二节 斯佩里的新“精神一元论”
一 裂脑人研究
二 精神一元论
三 艾克尔斯的“精神—脑的相互作用论”
小结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理论对二元论的批判
第一节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元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本质和特征的说明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本质和特征问题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理论的优越性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