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非正规就业一直是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关注的话题,有资料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中,有半数以上的非农劳动者从事非正规就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非正规就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非正规就业被称为吸纳就业的“海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非正规就业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女性就业非正规化的趋势较为明显,女性更多地集中在低质量的、非正规的就业领域。非正规就业者的收入一般低于正规就业者的收入,然而非正规就业中的工资性别差异通常要大于正规就业中的工资性别差异,由此在劳动力市场中女性非正规就业者处于收入的最低端。女性非正规就业者不仅在经济收入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而且通常缺乏劳动稳定性和社会保护,没有必要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女性更多地集中在非正规就业,不仅会成为女性自我发展的制约性约束,也意味着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边缘化,从而降低女性非正规就业者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女性更多从事非正规就业不仅仅是一种劳动力现象,还与妇女问题、贫困问题、公共福利等密切相关,由此对女性非正规就业的研究不可或缺。自从非正规就业在我国产生和发展以来,针对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层出不穷,然而作为非正规就业中的一大群体,女性的非正规就业研究却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从性别差异视角的探讨就更为缺乏。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其就业现状特征如何?为什么女性更有可能成为非正规就业者?非正规就业中的收入性别差异究竟有多大?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程度较低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从而形成对女性非正规就业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本书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性别差异角度对女性非正规就业进行研究。本书利用宏观、微观统计数据以说明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并对中国存在女性就业非正规化的趋势与程度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女性非正规就业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收入较低和社会保障程度低是非正规就业的两大重要特征,本书将利用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收入、社会保障两个方面分析女性非正规就业者收入决定和社会保障参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男女两性存在的差异。通过以上研究,本书得出以下研究观点:无论是基于宏观统计数据还是微观住户数据,都表明中国女性劳动者存在显著的就业非正规化趋势。由于非正规就业通常具有工作不稳定、收入较低、工作时间较长、缺乏社会保障的特点,因此在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同时,女性更多地从事非正规就业,表明女性在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上都没有得到提升,反映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户籍因素会对女性是否从事非正规就业产生影响。但即使在控制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地区等一系列因素后,女性劳动者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仍旧比男性高。这表明女性非正规就业的选择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性别歧视等,而女性就业非正规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女性就业平等权的缺失。即使在非正规就业内部,女性就业者也处于不利地位。非正规就业内部存在职业、行业的性别隔离,形成所谓的“女性行业”、“女性职业”,而具体的行业、职业又影响着收入水平。非正规就业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收入性别差异,并且这种收入性别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由此非正规就业女性处于收入的最底端。借助收入差异分解方法,发现教育、工作经验对工资收入差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非正规就业中的收入性别差异不能完全由男女性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工作特征、地区特征中的差异所解释,这表明在非正规就业中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社会保障层面,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整体水平比较低,但本地户籍的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高,而女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最为低下。制度性因素,如是否拥有工作地户籍是影响女性非正规就业者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最重要因素。但一些非制度性因素,如年龄、收入、职业、非正规就业类型等也影响着女性非正规就业者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女性非正规就业者拥有社会保险的可能性要比男性低,但这种性别差异更多是由其个人特征、收入、行业、职业和非正规就业类型的性别隔离所造成的。袁霓2014年1月
全部显示∨
袁霓,1972年出生,经济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波兰华沙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英国国际发展研究所访问学者,第四期中国女经济学者研究培训项目学员,中国女经济学者联谊会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目前研究兴趣是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劳动力迁移、性别收入差异等问题。近年来先后发表二十余篇相关学术论文,参与完成由德国HBF基金会资助的“中国性别与非正规就业”研究课题。
全部显示∨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非正规就业概念与界定
四 本书非正规就业的界定及所用数据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 研究框架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女性非正规就业研究文献综述第一节 经典理论一 非正规就业产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 社会性别与非正规就业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一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二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 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快速发展一 中国非正规就业规模估算的几类方法
二 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第二节 女性非正规就业的规模与发展趋势一 女性非正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 女性就业非正规化趋势不断增强
第三节 女性就业非正规化的现实原因与影响一 女性就业非正规化的现实原因
二 非正规就业对女性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特征与就业状况第一节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个体特征一 年龄特征
二 教育特征
三 户籍特征
第二节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就业状况一 行业、职业特征
二 收入水平
三 工作时间
第三节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程度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女性非正规就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一节 经济模型设定一 非正规就业微观选择模型
二 数据及模型变量选择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不同视角下劳动者非正规就业选择差别分析一 平等就业权视角
二 公民权视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收入决定分析第一节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一 工资收入决定的理论基础与模型选择
二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方程估计结果分析
第二节 非正规就业中收入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一 收入性别差异的经济学解释
二 收入性别差异分解方法
三 非正规就业中的收入性别差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 制约及影响非正规就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因素一 影响非正规就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制度性因素
二 影响非正规就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制度性因素
第二节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 研究假设
二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三 性别差异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基于研究的政策探讨第一节 本书主要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二节 研究的政策建议一 实行积极的妇女劳动培训政策,努力提高女性教育水平
二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把性别意识纳入到政策主流
三 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四 建立覆盖城乡的非正规就业统计信息网,完善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统计
参考文献
后记